《泰坦尼克號》中杰克和露絲之所以會互相吸引,除了因為愛,還因為質量。在愛因斯坦的描述中,有質量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時空發生扭曲,物體的質量越大,時空就扭曲得越厲害。如果你將時空看成一張大橡膠膜,然后往上面放一個露絲,那么她的質量就會把橡膠膜往下壓,在旁近放一個杰克,可以看到,露絲球和杰克球分別造成的時空彎曲,讓他們倆逐漸滾向了對方并最終親密接觸。這種變化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用聽起來很厲害的說法講,就是“引力波”,換文藝點的說法講,就是“時空的漣漪”。
引力波來自距離我們13億光年處的兩個黑洞的合并。這兩個黑洞的直徑都不大,不超過150千米。最令人感興趣的是,探測引力波有助于我們追溯宇宙更早期的歷史。在大爆炸之后,宇宙曾經歷過一段“黑暗時期”,時間延續大約38萬年。那時,宇宙中的物質還沒冷卻到可以發射和傳播電磁波,所以整個宇宙漆黑一片。對于宇宙的這段歷史,天文學家只有理論上的一些模糊猜測。但從理論上說,從大爆炸那一刻起,宇宙中就已彌漫著作為背景的引力波,而且引力波幾乎不與物質發生作用,穿透能力很強,所以未來如果我們探測到這些背景引力波,或許就能窺探到宇宙更早期的歷史,然后回答諸如“宇宙有沒有發生過爆炸”等問題。
引力波其實就是時空本身的一種波動。空間的波動是不難理解的,無非就是長度的伸縮而已。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場的強度會影響時鐘的快慢。兩個校對好的時鐘,一個拿到引力弱的地方,另一個拿到引力強的地方,最終你會發現,后者走得比前者慢。這就是引力的時間膨脹效應。而引力波所過之處會引起引力場的變化,那么自然,它也會引起時間的“波動”。
波的傳播需要速度,引力波也不例外。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波的傳播速度是光速。但這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因為只有這樣假設時,廣義相對論才最簡潔。不過在得到實驗驗證之前,當然也不排除小于光速的可能。但要它比光速快,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相對論的一個前提假設是:光速是物質運動和作用力傳遞的極限。而引力波又是由廣義相對論預言的。
引力波的發現,是不是讓我們離時間旅行的夢想更近了?謹慎地講,引力波跟時間旅行八竿子打不著。因為時間旅行需要超光速,只有發現超光速的東西,才能談得上時間旅行,而在上面的問答中,我們已經講到,引力波的速度無論如何不會超過光速。但引力波的發現,未來或許可以讓科學家更深入地研究時空關系,從這個意義上未嘗不可以說,這個發現讓我們離實現或打破時間來旅行的夢想更近了。
我們探測到引力波是如此微弱,再說引力波和聲波又是性質截然不同的兩種波,所以人的耳朵當然是聽不到引力波的。但在實際探測的時候,通過電子儀器,引力波已經轉化成了電信號,而把電信號放大之后轉化成聲音信號又是很容易的,這樣一來,人的耳朵就能“聽到”引力波了。
引力波是彌漫空間的波動,當它“擊中”美國的引力波探測器時,也同時會“擊中”每個地球人。如果把引力波的傳播方向設置為三維坐標的Z軸,當引力波“擊中”你時,在垂直于該坐標軸的X方向上,你的身體會輕微地拉長,在Y方向上,你的身體會輕微的收縮。然后,反過來,在X方向上收縮,在Y方向上拉長;這樣來回振蕩,直至引力波消失。不過,事實上,哪怕你的身體尺寸有幾千米高,變化幅度也不超過一個原子核的尺寸,所以你是覺察不到這個變化的。
前面我們提到,需要質量非常大的物體在急劇加速或減速時,地球人才能探測到諸如這次那么微弱的引力波。這種情況據科學家目前所知,僅當兩個中子星或者黑洞合并的過程中才會發生。而中子星或黑洞上存在外星人,當然是不可設想的。此外,如果外星人真的能用引力波來搜尋我們,那說明它們的文明程度已經遠遠高于我們了。在這種情況下,正如霍金以前所建議的,我們還是不要回復的好,以免“引狼入室”。
引力波可以被用作窺探宇宙深處的工具。由于有幾乎不衰減的特性,它能幫我們洞悉整個宇宙的源頭。不是某種生物,某顆行星或者某個星系的起源,而是整個宇宙的起源。引力波的存在一經證實,我們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塑造宇宙的力量。而一旦尋找到合適的引力波,人們將能夠為大爆炸理論和宇宙膨脹理論找到有利的證據。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