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睡眠習慣與是否做夢有關嗎?

    睡眠與夢,永遠是人們最為感興趣,也最為關注的話題。

    比如,睡眠習慣與做夢有關嗎?就是人們常問起的一個問題。

    答案很明確,的確有關。

    具體的,需要從睡眠時相與夢的發生說起。

    睡眠的周期

    關于睡眠和夢,人們已經研究或者思考了幾千年,卻始終難窺其奧秘之一二。直到腦電圖的發明并應用到睡眠研究中,才為人們對睡眠和夢的研究打開了一扇窗。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授予了發現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的三位科學家,睡眠就是最典型的晝夜節律事件之一。

    目前認為,睡眠節律由晝夜節律和代謝兩個因素驅動。

    首先,人在清醒狀態下細胞代謝會產生一種叫腺苷的化合物。這種物質在腦內是一種抑制性遞質,主要通過作用于某些腦區的腺苷受體使人產生疲勞、困倦的感覺。

    研究發現,使用這種受體的拮抗劑會使人感覺清醒,提高警覺度。我們最常用的提神劑咖啡就是通過與腺苷受體的結合發揮作用。

    而睡眠中,腺苷則會被通過某種機制清除掉。因此,得到充足良好的睡眠,早晨醒來會感覺神清氣爽、精力充沛。

    驅動睡眠的另一個機制是晝夜節律,主要是丘腦視交叉接受眼睛的光照刺激影響松果體褪黑素的產生和分泌發揮作用。通常,進入晚上,隨著光照的減弱,松果體產生褪黑素增加,人就會精神變差。到某個時間點褪黑素會像漲潮一樣出現爆發分泌,這種潮式分泌峰導致人很快陷入睡眠。

    一般人,每晚的睡眠由幾個睡眠周期構成,每個周期又可以分為四(五)個時相。

    現在網上經常見到的這張圖片是筆者前幾年制作的,展示了睡眠的五階段,及各個時相經歷的時間長短和腦電圖上腦電波的特征。

    2007年美國睡眠研究所將上述第3和第4階段合并為新的第三階段。由此,睡眠被分為四個時相。

    第一階段,進入睡眠。開始打瞌睡到昏昏欲睡狀態,如果沒有受到干擾,身體會逐漸放松進入睡眠。受到一些刺激,哪怕是很小的刺激也可能驚醒過來。這種狀態我們任何人都經歷過無數次,再熟悉不過了。

    這個時相一般僅歷時幾分鐘。

    第二階段,正式進入睡眠。意識已經大部喪失,失去了時間概念。身體完全放松,呼吸、心跳逐漸變慢,體溫降低,意識與外界的聯系逐步斷開,卻仍然沒有完全切斷,稍微強一些的刺激仍然可能喚醒。

    這個時相通常歷時30~45分鐘。

    第一、二階段又合稱淺睡眠階段。

    第三(、四)階段,腦電波越來越慢,以慢波為主,稱為慢波睡眠階段。這個階段,心跳、呼吸、血壓、體溫和人體整個代謝都降到一天中最低的水平,意識幾乎完全與外界斷開,很難被喚醒。因此,也稱深度睡眠階段。

    這個時相通常持續約25~30分鐘。

    第四(五)階段,腦電圖上表現為快波為主,眼球快速閃動(主要以左右移動為主),稱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這個階段人似乎突然開始活躍起來,心跳、呼吸、血壓和體溫驟然升高,男性陰莖會充血勃起。

    人類的夢最主要發生在這個階段。REM睡眠通常持續5~30分鐘。

    睡眠通常依次經過以上四個時相構成一個周期,每個周期歷時90~110分鐘,每晚睡眠可以經歷4~7個這樣的周期。

    開始的周期深睡眠時間更長,到后面幾個周期則主要是淺睡眠和REM睡眠,也合稱非慢波睡眠。

    夢與睡眠周期

    早期的研究認為,夢全部發生在REM睡眠。

    理由是,在最早的研究中報道,處在REM睡眠期間的受試者被喚醒,他們中的82%報告正在做夢。而非REM睡眠期間受試者被喚醒,沒人報告做夢。

    但是,后來的研究發現,睡眠的第一個時相,人也可以做夢。

    這一點從很多生活經驗都可以得到說明。有時候,特別是白天的瞌睡或小憩時,這么短的時間顯然不會經歷幾個睡眠時相進入REM睡眠,那么這些夢顯然并非經典的REM夢。后來的研究證實淺睡眠第一階段同樣可以做夢。

    而且兩種夢還有一些差異。

    在一項涉及39份報告的分析中,REM夢通常比NREM夢歷時更長、情節更更生動、畫面更具動感、內容更千奇百怪更脫離生活事件。也就是更加像夢,更加蒙太奇。

    而NREM夢則更像人們的思想,包含更多生活事件元素。

    一份報告中,大約70%的REM夢被報道為奇怪,而NREM夢則僅有20%。

    夢的回憶

    做夢跟能回憶起夢,是兩回事。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每個人每天都在做夢,REM睡眠期間幾乎充滿了夢。但是,絕大多數人卻不知道自己做過夢,清醒后能回憶起的夢很少。

    這是因為,能不能回憶起夢與醒來的時相存在很大方關系。正常不受外界刺激的睡眠,大概率上并非在REM期醒轉,醒來時間離REM期間隔約長,越不容易記住在做夢。

    睡眠習慣對夢回憶的影響

    回到今天的主題,睡眠與是否做夢有關系嗎?

    首先,我們需要換個更嚴謹的問法:

    進入睡眠的時間與能夠回憶起做夢有關系嗎?

    答案很明確:有。

    影響夢回憶率的因素,除了睡眠被不正常打斷即叫醒,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睡眠習慣。

    有研究發現,睡眠時間超過8.5小時的人,比睡眠時間少于6.5小時的人回憶起夢的幾率高50%。理由很簡單,睡眠時間越長,早晨鄰近醒來時則更容易處在淺睡眠階段,也更多REM睡眠,那么醒來后有更多機會記住夢。

    那么,晚上入睡時間越早,整個睡眠時間就越長,也就更容易記住夢。

    特別是,如果中間醒來,剛剛重新進入迷迷糊糊的睡眠第一階段,又被某種刺激驚醒,則更容易記住夢。

    就如同白天的瞌睡的夢更容易被記住一樣。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體驗。你有過嗎?

    雖然,有研究發現夢回憶率也存在其他很多影響因素。比如有研究發現夢回憶率與記住夢的愿望有很大關系,等。

    但是,總體上,睡眠習慣的影響,尤其是總睡眠時間和入睡時間的關系最大。

    老年人為什么更多夢

    事實上,老年人比年輕人有更少的夢。如上所述,夢主要發生在REM睡覺,而睡眠時相隨年齡有顯著不同。成年人REM睡眠約為25%,兒童約占50%,在早產兒則報告高達70%~80%——這就是小孩子睡眠“不老實”的原因所在。

    老年人REM睡眠可能降低至僅占整個睡眠的15%左右。當然,深睡眠也顯著減少,更多的是淺睡眠。

    既然老年人世紀的夢更少,為什么卻往往抱怨“一閉眼就是夢。整個晚上都在做夢,根本休息不好”呢?

    這主要是老年人睡眠特征和睡眠習慣造成的。

    老年人,雖然深睡眠減少,但是REM睡眠更少,理論上做夢也更少。但是,老年人往往有“早睡早起”的習慣,導致他們早晨更多處在淺睡眠。特別是會被起夜或者其他刺激吵醒,時間又很早,不能起床,只好輾轉在半醒半睡的狀態,因而夢就“特別多”——更容易被回憶起而已。


    • 發表于 2017-11-03 00:00
    • 閱讀 ( 70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