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時
考公難,難于上青天
路路崎嶇,科科難
從考場上走出來
就只有一個心情

今天朕就賜你一架時光雞
送你到古代看看
古人考公務猿
到 底 有 多 難 ?

五代十國時期
考公務猿最為“變態”
南漢后主劉繼興同志下過一個
雷人政策:
“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后用。”

用今天流行話翻譯過來就是
凡是想當公務員的
請先自宮再說!
這招夠狠!
要“當官”還是要“xing福”
你只能選一個
而這一切都來源于南漢后主
清奇的腦回路:
在他腦海里
只有沒孩子老婆的人
才能為自己更好的工作

“群臣皆自有家室,顧子孫
不能盡忠,惟宦者親近可任”
——《新五代史?南漢世家》
春秋以前流行世襲制
即世卿世祿制
那什么是世卿世祿制?
簡單來說,就是你爸是當官的
爹死了
你就自動繼承
除非你犯法
不然怎么作 (zuo) 也沒人敢炒你

魏晉南北朝實行的九品中正制
也是同樣“拼爹”
想當多大的官,完全以家世定品級
“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 《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
如果你只是個灰頭灰臉的窮二代
別想那么多了

戰國時期逐漸實行客卿制
公務員往往從平民中提拔任命
又稱為
最“三不限”的公務員考試
只要你有才
通 通 能 當 官
(前提是你得遇到貴人
把你推薦上去)

在唐朝

唐朝時興“顏值制”
長相和官運成正比
唐時《選舉志》就有記載
對人才的選撥標準:
一曰身,即體貌豐偉
二曰言,即言辭辯正
三曰書,即楷法遒美
四曰判,即文理優長
簡單來說,就是
第一看長相
第二看會不會說人話
第三看字寫得咋地
第四才是看文章寫的咋樣
比起王維
因詩畫雙絕+顏值爆表
受到公主青睞,平步青云的狗屎運經歷
才子羅隱就沒那么幸運了
僅因顏值負分
就栽了好多次跟頭

到了明清時期
科舉制度已經比較完善
公務員考試又分為
院試(即童生試) 、鄉試、會試和殿試

考秀才要考三場
縣府省各考一場

鄉試考三天
吃睡全在沒廁所的大單間中

會試也考三場
吃睡全在沒廁所的大單間中

殿試考一天
皇帝出考題
到了殿試這一步是不會刷人的
只排名次
所以長得丑的你請放心
考試大綱也很簡單
基本上是“四書五經”
但考試內容就呵呵噠了~
考試內容規定
文章必須要以“四書”文句為題
格式必須要為八股文
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不就背書嗎,有那么難嗎?
不難,總共也就背
四五十萬
四五十萬
四五十萬
…字而已
(朱熹老先生光是《論語集注》
就有11多萬字)
看來在古代
想當個官,也是不容易
【喜歡作者的清奇文風和腦洞漫畫,歡迎關注:朕說】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