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投降?做夢!”喊出這句話的人舉起配槍對準鬼子就是四顆子彈。然而此時這支槍里只剩兩發子彈了。又干掉一個鬼子之后,這把槍對準了持槍者,緊接著就是一聲槍響。這支槍的主人,就是年僅21歲的中國空軍飛行員——閻海文。
閻海文,1916年生于遼寧北鎮,原本的生活很平靜。但是,日本侵略者的到來和“九一八事變”改變了他的生活。此時只有15歲的閻海文毅然放棄了平靜的生活,來到北平求學,立志為東北同胞報仇。在他的一篇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東北淪亡,國不將國,堂堂的中華民族,竟受倭奴摧殘與蹂躪,令人痛心,所以我常為之悲,為之泣。”
1934年9月,著名的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院意欲招收一批飛行員。閻海文由于得天獨厚的優勢,成功入選。1937年4月,閻海文以優秀的成績畢業,成為了空軍第五大隊二十四中隊的一名少尉飛行員。

▲閻海文
同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日軍飛機狂轟濫炸,對我軍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在抗戰時期,日軍有一個基本戰術,就是先飛機轟炸一遍,再大炮轟炸一遍,最后才輪到士兵進攻。那時候,日軍的空軍是非常強大的,在中國戰場上絕對是巨無霸式的存在,中國的空軍根本沒有能力抗衡。但是根本沒有能力抗衡不代表不抗衡。當時,中國空軍第五大隊駐地在江蘇揚州,上峰決定讓五大隊派出6架戰斗機,每機攜帶一枚重達500磅的炸彈,目標不是炸戰場上的日軍,而是擒賊先擒王,炸掉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然而就在6架戰鷹即將出航之際,閻海文發現出擊隊列里居然沒有他,于是急忙找到了他的上級.
“你這次必須派我去!”
“理由!”
閻海文咬牙切齒:“為東北同胞報仇!”
“好!”
但是6個飛行員撤誰也不合適啊,這都是定好的。于是上級讓他單獨開一架霍克戰斗機,作為僚機同行。說是僚機,但還不如說他是個外掛,因為他的戰斗機沒有攜帶500磅炸彈。

▲出征前的中國飛行員
當這些飛機飛過上海上空時,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早就作了防空部署,再加上鋼筋混凝土的樓頂本來很結實,這時又安了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中國空軍飛行員冒著高射炮火的危險,輪番投擲炸彈,非常英勇。空中機聲轟隆隆響,地上炮聲炸彈爆炸聲也不絕于耳。火光閃閃,煙霧滾滾。
但是閻海文這個“外掛”可沒有因為沒有對地攻擊能力而失望。他憑借過硬的技術,不斷地通過戰術機動掃射地面上的日軍。機載機槍噴吐著憤怒的火舌,復仇的子彈掃向地面的日軍。
鬼子一看中國戰斗機如此勇猛,于是集中了地面防空火力向閻海文的飛機猛打。在強大的地面火力下,閻海文的2510號戰斗機不幸被擊中起火,機身不斷搖晃。閻海文迅速跳出座艙,打開降落傘。本來,閻海文這樣做是非常安全的。但不巧的是,這時黃浦江上空風很大,在空中飄蕩的降落傘隨風把閻海文帶到敵人陣地附近的地面上降落了。

▲閻海文曾經的座機,A-12雪萊克
剛降落在地面上時,閻海文并不知道這是敵占區。他以為他降落在了安全的郊區。謹慎的他一邊解開降落傘繩索一邊觀察著四周。突然他發現不遠處有些日本士兵,而且數量越來越多。他抽出配槍,對圍上來的日本兵做出反擊。本來日本兵想要抓個活的中國飛行員,現在看到閻海文開槍反擊,他們也不顧命令開槍了。

▲閻海文使用的降落傘
在撂倒了6個日軍之后,閻海文看著祖國的藍天,一聲嘆息,自殺殉國。
之后,日軍因為欽佩他的這種精神,為閻海文舉行了葬禮,在簡陋的墓碑上刻上了“支那空軍勇士之墓”。這是日軍第一次為中國士兵立碑。
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白川大將哀嘆道:“過去日俄戰爭時,大和民族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安在?它已被中國的沈崇海、閻海文奪去了!”
大阪《每日新聞》專門刊發了此次戰斗的全過程,并對閻海文有極高的評價:“此少年空軍勇士之亡,雖如苞蕾摧殘,遺香不允,然此多情多恨,深情向往之心情,雖為敵軍,亦不能不令我全軍將士一掬同情之淚也。”

▲閻海文紀念郵票

▲閻海文烈士墓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