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傳奇戰刀:俄羅斯恰西克騎兵軍刀

    一般咱們提到近代騎兵軍刀(saber),腦海中浮現的造型都是細長的刀身,防護全面的護手等等細節。即便是具有自身刀劍傳統的日本,雖然步兵軍刀有部分采用了傳統的太刀式樣,但是騎兵軍刀依然采用了西式的騎兵刀式樣。然而在東歐的俄國,卻有一種軍刀顯得卓爾不群——恰西克騎兵刀。

    恰西克刀在歷史上是沙俄帝國哥薩克騎兵所使用的主要裝備,因為發源于高加索山區一個叫恰西克的地方而得名。相比同時代諸如英國1796年式輕騎兵軍刀等近代主流的騎兵刀,恰西克刀有著太多與眾不同的特質。

    ▲1796式輕騎兵軍刀(復制品)

    ▲1927式恰西克軍刀

    首先,恰西克刀不僅沒有護手,就連刀鐔都沒有,只有一個光禿禿的刀柄和一個鷹鉤狀的刀首。這也是恰西克軍刀最大的特點。

    另外,恰西克軍刀的攜帶方式也和其他主流軍刀有明顯的不同。恰西克軍刀的刀環位于刀刃一側,這也就是說,當恰西克軍刀佩戴在腰上時,其刀刃是向上的。而普通的騎兵軍刀,刀環都位于刀背一側,佩戴時刀刃向下。

    ▲恰西克軍刀佩帶時刀刃向上

    ▲大部分騎兵刀佩戴時刀刃向下

    而且,早期的恰西克軍刀與西歐的主流騎兵刀差別更大。比如說早期的恰西克軍刀在入鞘之后,除了鷹鉤狀的刀首之外,其他部分包括刀柄都會放入刀鞘之中。

    如果單獨看恰西克軍刀的任何一個特征,那么都是不合理的設計。但是當這些設計整合在一起的時候,便成為了專門為哥薩克騎兵打造的神兵利器。

    ▲哥薩克人

    哥薩克人是一個非常奇葩的族群,按照血緣來說,他們和普通俄羅斯人同屬于斯拉夫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也是俄語的南部方言。但是在生活方式上,因為生活在東歐草原加上受到韃靼人的影響,哥薩克人接受了游牧的生活方式,故而變得和普通俄國人有所不同,并且組建了大小不同的自治村莊。

    ▲世界名著《靜靜的頓河》講述的就是哥薩克人在十月革命前后的苦難歷程

    這些自治村莊,自然有自己的武裝,這些武裝便是哥薩克騎兵的雛形。后來,波蘭人和俄羅斯人先后雇傭哥薩克騎兵,并且冊封哥薩克上層人士為貴族,使其為自己效命,大約在十七世紀,哥薩克騎兵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哥薩克騎兵的老照片

    在當時,強敵波蘭以翼騎兵聞名,他們具有強悍的戰術和嚴明的組織紀律性;西方有騎馬的火槍手龍騎兵,自然是以火槍聞名;克里米亞半島的韃靼騎兵以精湛的騎射而聞名。相比之下,哥薩克騎兵要想在這個騎兵的全勝時代中立足,必須要有自身的特色。

    ▲翼騎兵

    ▲龍騎兵

    ▲韃靼騎兵

    作為一個游牧族群,如同波蘭翼騎兵一樣的組織紀律性很難做到,火槍的制作工藝復雜,騎射必然被歷史淘汰。在當時,哥薩克騎兵尤其看中刀術的練習,久而久之,馬上刀術成為哥薩克騎兵的法寶,并且多次在戰場上發揮作用。而哥薩克騎兵刀那些與眾不同的特質,都是為發揮馬上刀術的威力而設計的。

    ▲直到蘇聯時代,恰西克軍刀依然有所使用

    首先,不要護手是為了追求使用時的靈活性。恰西克軍刀在使用時,有兩個其他軍刀所沒有的“絕活兒”。

    一是反握撩殺,即反向握住刀柄,刀刃向前,刀尖向下,在馬上追擊敵人的步兵,這招十分有效。熟練的哥薩克騎兵可以輕松的在正握和反握中進行切換,文章開頭的馬刀舞里,美女手中的恰西克刀便時而正握,時而反握,刀刃寒光之余,更顯靈氣十足。

    二是鉤住刀首劈砍。即手握住刀首進行劈砍。恰西克的刀首是鷹鉤狀的,而且非常厚實,在對戰中,可以握持刀首進行作戰。一寸長一寸強,這樣做增加了刀的攻擊距離,可以擾亂對方騎兵對作戰距離感的判斷,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這兩個絕活兒一個針對步兵,一個針對騎兵,但是如果裝備護手,則難以實現迅速轉換,反而成為雞肋。

    至于鷹鉤狀的刀首,則更有說頭。除了剛剛提到的可以握持外,還有多種作用。比如說早期的恰西克軍刀式埋鞘設計的,刀柄也插入刀鞘之中。這個鷹鉤狀的刀首,自然有輔助拔刀的作用。

    ▲早期恰西克軍刀的刀首

    另一方面,刀首的底端是凹陷的,把刀的刀首向上,杵在地上,這個凹陷可以架設步槍,恰西克軍刀瞬間又變成了一個步槍發射支架。當然,這個小功能用的機會并不多,到了線膛槍時代甚至還有些積累,但是出于對傳統的沿襲,這個設計一直被保留下來。

    ▲刀首的凹陷

    刀刃向上佩帶這一點,熟悉的朋友看到這個一定會想起另一種刀刃向上佩帶的刀具——日本打刀。日本打刀雖然是步戰用刀,但是和恰西克軍刀的思路是一樣的,兩者都是追求靈活性的戰刀。

    在戰斗中,出鞘后快一步進行攻擊,便意味著搶占了先發優勢。日本打刀刀刃向上佩帶,就是為了讓細長的刀身出鞘后可以立即投入作戰,日本更有專門的居合刀法,專門研究出鞘殺人的招式。

    恰西克軍刀也是一樣,只不過從步戰變成了馬背上作戰。刀刃向上的恰西克軍刀在拔刀出鞘之后,便可以順勢一砍。騎兵之間的刀戰機會轉瞬即逝,更何況當時的騎兵也還會裝備諸如長矛、馬槍等副武器,能夠快速拔刀作戰很有必要。

    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尤其是火器的而進步,恰西克軍刀也逐漸擺脫游牧的風格,為適應戰場環境而做出了很多改進。比如說不再采用埋鞘設計、部分軍官定制款恰西克軍刀甚至加上了條狀的護指等等。其中最大的進步就是實現了制式化,有1881式恰西克和1927式恰西克等多種型號。

    ▲1927式恰西克刀

    不過,制式化后的恰西克刀還加了一個特點:刀鞘上安裝一把莫辛納甘步槍的四棱刺刀。這個做法在也具有鮮明的俄國特色。

    ▲帶有莫辛納甘四棱刺刀的1919式恰西克

    時過境遷,十月革命之后,哥薩克人迎來了“去哥薩克時代”,沒能保住自己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和很多傳統文化。而且伴隨著武器的進步,騎兵被歷史無情的淘汰。

    但是,今天的哥薩克人依然在俄軍中擁有不同尋常的地位,不僅依然保留有成建制的哥薩克部隊,甚至還有專門的哥薩克少年軍校。哥薩克三個字,在今天的俄軍當中依然是響當當的,到哪都被人高看一眼。他們的手中不再有刀,但是心中的刀卻從未放下。

    ▲哥薩克士兵的入伍儀式

    注:本文為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原創,作者冬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可鎖定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


    • 發表于 2017-11-04 00:00
    • 閱讀 ( 118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