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關于地球物理學,這里有個大笑話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寒木釣萌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1.3億光年外的引力波剛被人類探測到了,而引力波能做啥暫時未知。但地球上一直以來都那么轟轟烈烈的地震波,它們能做的事卻是早已確定了的——用來探測地球內部并將其分層。

    給我一個超聲波,然后……我從孕婦圓圓的肚皮上探測出了胎兒的形狀。

    好吧,現在給你一個地震波,你又該如何探索地球內部?

    咱們一步一步來。

    地震波不是一種波,它是三種波的統稱,分別是P波,S波和表面波。

    地震時,表面波來得最晚,但把人類傷得最深,因為它的振幅最大。

    而P波和S波對地球物理學家們幫助最大,本文著重說這兩種波。

    P波的特點是,其振動方向和前進方相同,故在所有地震波中,它的速度最快,也最早抵達。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P波能在固體和液體中傳遞。

    S波的特點是,其振動方向垂直于波的前進方向(如上圖),S波的速度僅次于P波。需要我們牢記的是,S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準備工作已做好。萬事俱備,只欠地震!

    …………

    終于等到你,來自北極的地震:

    上面的動圖中,藍色的波為P波,因為它總是一馬當先。而紅色的為S波。

    奇怪的是,我們在南半球的地震監測站只收到P波,而S波卻不見蹤影,這是為什么?

    回頭復習一下,嗯,S波不能在液體中傳播!于是,我們推斷,在地球內部某個深度下一定有著熔融狀的液體。

    可不能亂下結論!所以,我們還得繼續試驗:

    如上圖,“蝌蚪狀”的S波依然不能穿透地球內部,當它到達一定深度后要么反彈回來,要么反射到其他方向。問題是,這個深度到底是多少?

    由于S波的速度我們是知道的,根據其來回所耗用的時間,我們就能得到一個數據,那就是在我們腳下,2885公里深的地方,有一個液態的面,那里的物質呈熔融狀。

    這個面,就叫做“古登堡界面”。1914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賓諾·古登堡發現地下2885公里處,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明顯變化,其中P波的速度明顯下降,而橫波則完全消失。后來證實,這個面是地核與地幔的分界層。

    發現古登堡界面后,咱們繼續施放地震,或者在地下十幾公里深處來一顆氫彈。

    如上面的動圖,注意動圖中標注的那條線,也就是那道波,它跟前一道波相比,走的路徑更長,但它卻比前一道波先到達地面!

    這更奇怪了。面對這種現象,來自克羅地亞的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百思不得其解。

    1909年,克羅地亞國內發生了地震。莫霍洛維奇拿到多個地震觀測站的數據后開始比對,結果,他驚訝地發現,有的地震波是以7~8千米每秒的速度向更遠的地震站傳播的。

    到底是另一種速度更快的地震波,還是同一種波選擇了另一條捷徑?

    最終,莫霍洛維奇經過深思熟慮后,他得出結論,這是P波走了捷徑的緣故,在厚厚的地殼下,有著另一層不同于地殼的物質,它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地幔,地幔中的物質密度更大,所以地震波傳播得更快。

    為了紀念莫霍洛維奇,故把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叫做莫霍面。

    地球物理學是一門充滿著各種爭論的學科,然而,100年過去了,地球內部的“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卻是地球物理學公認的基石之一。

    方法補充

    上文我們用地震波回顧了一下歷史上莫霍面、古登堡面的發現過程。關于地震波,我們還需要補充一些知識。

    地震波的速度取決于介質的密度和彈性。又因為地球密度隨深度增加而增加,所以地震波的速度范圍從地殼中的大約2到8公里/秒,到深地幔中的13公里/秒。

    水槽中加滿水后,激光的折射與反射。

    跟光波一樣,地震波也會反射和折射。當它在地球內部傳播,遇到不同的介質時,路徑就會改變。

    如上面的動圖,當P波穿過地球內部,并從外核進入地幔時,發生了明顯的折射。另外,動圖頂部的地震波走的明顯是曲線,原因如下,如果物質的密度是均勻的,則地震波將走直線,但如果物質的密度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則地震波走的也將是一個漸變的曲線。正是以上這些原因的存在,我們看到,在南半球的一部分地震監測站檢測不到P波,這就是P波的陰影區。同理,S波也存在陰影區。而兩個陰影區交疊的地方,地震站將接受不到任何地震波。

    根據以上方法(當然還有別的方法),地球物理學家們將地球分成了以上結構。不過,如果是根據機械性能的不同,我們又可以將其這樣分:巖石圈、軟流層、地幔、外核和內核。

    輕松一刻

    地球物理學是一門通過地震波、重力、電磁、地熱和放射能等方法研究地球的學科,而關于地球物理學有不少笑話,其中一個是這樣的:

    一個老板讓地質學家、工程師和地球物理學家到他的辦公室。然后,他問每個人,2 + 3等于幾?

    工程師答:5.0000000。

    地質學家答:4到6之間。

    地球物理學家靠近老板,回答道:老板,你想要什么?

    對這個笑話若不深入了解,難免會對地球物理學家們有誤解。實際上,這個笑話跟一個著名的理論有關,這就是“地球物理反演理論”。

    要懂得什么是反演?先得知道什么是正演。這里,中國地球物理學家楊文采院士給我們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

    將一瓶香水放到房間中央,從擴散方程得知,一天之后小房間內將布滿大致均勻分布的香水分子,這就是正演。

    而反演就是,已知屋子內的香水分布,然后讓你推算出,香水是何時放到屋子里的?裝香水的瓶子又是什么形狀?

    地球表面被堅硬的巖石所覆蓋,而人類至今鉆探的最深井也就1萬多米。所以,沒有人見過15公里以下的巖石什么樣。

    而現在,人類卻對地球內部的物理性質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這些知識多數是來自于對地球物理的反演,而不是來自于鉆井。

    既然是反演,就必然存在多解性。正如地球物理學家劉光鼎院士在一次報告中強調的那樣:任何地球物理的反演問題都是多解的,不唯一的。

    比如前面的“香水問題”,反演時,我們顯然是無法求出“香水何時放置?”的精確時間的,也就是得不到一個唯一解。

    所以笑話中,地球物理學家才如此回答:老板,你想要什么?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7-10-31 00:00
    • 閱讀 ( 75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