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玩兒推特的人都被貓咪逗笑了,因為這些貓咪仿佛完全無法抵擋盒子的召喚,非得待在這個方形的東西里。
人們對社交媒體的癡迷影響了“最可愛的寵物”評價活動的情況。在這項活動中,有很多視頻都展示出了許多貓咪擠進紙板盒、行李箱、 水槽、塑料儲物箱,甚至廣口花瓶的鏡頭。
人們會問“貓咪實在是太萌了,但他們為什么這么做呢?”似乎每次攀爬和擠進方形物體都有不同的原因。
但事實并非如此。喜歡擠進狹小的空間是貓咪的天性。在狹小的空間里,它們會覺得更加安全視野更清晰,而暴露在寬廣的開放式空間中,貓咪則會感覺到太過喧囂,并且,這可能會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中。總之,貓咪寧愿待在更加狹小的、明確劃分的空間中。
小時候,貓咪喜歡偎依在媽媽的懷里或者跟垃圾桶里的小伙伴們擠在一起,這種溫暖和撫慰讓它們覺得十分安心。這種感覺和人類喜歡呆在襁褓里的感覺類似。我們認為,讓貓咪呆在盒子內部能夠促進他們釋放內啡肽——一種自然產生的和嗎啡類似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帶來愉悅感、減輕壓力。
研究人員研究了“側面壓力”的撫慰效果,發現納曲酮藥物會抵消內啡肽,將內啡肽使人愉悅的效果變成催眠效果,這個時候喵咪就會像豬一樣發出輕微的呼嚕聲。

盒子對貓咪而言是個舒適的空間,圖自 Lisa Norwood
另外,貓咪還有筑巢的特性——他們喜歡搭建一個窄小而獨立的空間。在那里,貓媽媽生下小貓,并為幼崽提供庇護空間。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行為都不僅僅發生在某一特定的性別中, 不論這些行為本身是不是中性的。貓咪對狹窄空間的偏愛是它們天生的行為模式。并且, 這總的來說是有好處的。當然,這對帶著貓的人來說可不是好事兒。然而,人們對帶著貓的人總是有負面的聯想,人們認為帶貓人總是帶貓乘車,或者是要去獸醫院。
但是,有一個例外:當盒子太淺,不能發揮撫慰作用時,貓咪就不會愿意待在里面。
另外,如果這個盒子沒有四壁,只是一個地上的封閉角落,貓咪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也不會待在里面。然而,雖然這種虛擬的盒子比不上真正的盒子,但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待在這種有盒子形態的東西里也是好的。
一群來自荷蘭的研究人員研究了貓喜歡待在盒子里這個問題。他們把貓分為兩組,并給了其中一組貓咪配備了盒子作為退路。研究表明,與沒有盒子的貓咪相比,有盒子的貓咪能更快地適應環境。這項研究的結論是,有盒子的貓壓力更小,這大概是因為他們有地方藏身的緣故吧。

如果沒有盒子,地上的一角也是好的,圖自Maggie Villiger
讓我們給所有貓奴上一課吧——你們的主子需要盒子或者其它容器來讓環境更加豐富友好。要是能讓它們待在一個可以藏起來的高高掛起的地方就更好了——畢竟待在空中有鳥瞰世界的視角而且有安全保障——你們的主子畢竟是王者啊。
如果沒有真正的盒子,在地上劃一個角落也是極好的。雖然這只是一個讓貓無可奈何的替代品。不論是鞋盒、購物袋、還是地上的一個方塊,這些東西都能給貓咪帶來開放式空間不能提供的安全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