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力平價理論是指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會自然地固定在一個位置上,即相同的商品在每個國家的價格都是相同的。該理論認為,如果情況并非如此,其原因是交易成本和貿易壁壘。購買力平價理論當然無法在現實中得到證實,盡管其支...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指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會自然地固定在一個位置上,即相同的商品在每個國家的價格都是相同的。該理論認為,如果情況并非如此,其原因是交易成本和貿易壁壘。購買力平價理論當然無法在現實中得到證實,盡管其支持者會認為這只是顯示了自由市場壁壘的程度結合不同國家的商品需求和供給,以及貨幣的需求和供給,最終會導致購買力平價。了解購買力平價理論是如何運作的在實踐中,假設一部DVD電影在美國的價格是20美元(USD),如果美元和墨西哥比索的匯率是1:10,那么這個理論認為同一部DVD電影在墨西哥可能要花費200比索。換句話說,這個理論認為,在墨西哥,這部電影實際上要花費160比索,那么,匯率將移動到1:8。購買力平價理論背后的邏輯是基于一價定律的概念,在沒有地方稅變動或運輸的情況下成本,同樣的商品在不同國家的成本應該是相同的,這是因為在自由市場理論中,人們會利用價格差異例如,如果考慮到匯率因素,dvd在墨西哥的價格更便宜,美國交易員會在墨西哥購買dvd,然后在美國以盈利的方式出售。反過來,這將增加墨西哥的需求,直到價格上漲,達到美國的水平購買力平價理論簡單地把一個價格的規律運用到一個總的水平上,換句話說,它研究的是這個規律對每一個單項的影響的綜合效應。例如,美國商人需要用美元兌換比索來購買DVD。在所有商品和服務中,理論上認為這會對匯率產生影響。不同國家對商品的需求和供給以及貨幣的供求關系,最終會導致購買力平價。實際上,購買力平價非常罕見。事實上,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之間往往存在巨大的價格差異,更不用說兩個匯率不同的國家之間了。該理論認為,這是由于不同國家之間銷售稅的差異、國家間貨物運輸成本的差異以及諸如進口限制或關稅等貿易壁壘造成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種差異也是由變化引起的需求模式,比如美國人整體上對購買西班牙語DVD電影的興趣低于墨西哥人
-
發表于 2020-08-12 14:01
- 閱讀 ( 1038 )
- 分類:業務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