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語中的“無主之地”一詞,意思是“不屬于任何人的土地”指的是與某個特定的主權或政府無關的土地。雖然這個詞意味著土地是空的,但實際上它通常被用來描述土著民族居住的地區,如澳大利亞土地不屬于任何人,因此他們有權...
拉丁語中的“無主之地”一詞,意思是“不屬于任何人的土地”指的是與某個特定的主權或政府無關的土地。雖然這個詞意味著土地是空的,但實際上它通常被用來描述土著民族居住的地區,如澳大利亞土地不屬于任何人,因此他們有權占有它這個詞有著豐富而復雜的歷史,從殖民主義的歷史來看,“無主之地”可以更好地被認為是一個用來描述一個不受歐洲式政府管轄的地區的術語歐洲列強以他們是無主之地為理由,盡管有明顯的事實,即人們已經在那里并在使用該領土,但世界上一些地區的土著群體在20世紀提出訴訟,試圖恢復對該領土的所有權他們的土地或聲稱擁有對他們特別重要的土地,如宗教場所。這些團體辯稱,土地被征用的情況是錯誤的,因為殖民者聲稱土地沒有被使用,并且在事實并非如此的情況下不受任何政府管轄。其中一些訴訟是成功的,恢復了重要地位本地控制的地點這一概念也被用來字面上描述不屬于任何人的土地,例如在一些國家的邊界上發現的無人區。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邊界爭端和重新劃定導致出現了沒有人提出要求的狹長土地的情況。官方上,土地不屬于任何人,也不屬于任何人政府或實體認為土地是其責任或財產。南極洲的部分地區通常被描述為“無主地帶”,盡管根據共同的協議,它們不被開發,因為南極洲被認為是全人類的一種資源在現代語境中,人們偶爾會用這個詞來形容似乎不受上述政府管轄的土地。由于與無主地和殖民主義的聯系,這種用法并不普遍,謹慎使用這個詞是明智的,在真正屬于任何人的土地的意義上,無主地是相當罕見的,因為大多數人類社會都不愿意讓附近無人認領的土地休耕和閑置
-
發表于 2020-08-14 12:40
- 閱讀 ( 1422 )
- 分類: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