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是太陽系外的一個氣態巨行星,就在木星的軌道之外。它以其巨大而美麗的光環和眾多的衛星而聞名,其中包括一顆擁有自己大氣層的土衛六。土星的軌道距離太陽約9澳秒(日地距離),每29.5年公轉一次。星期六的一天以土星命名...
土星是太陽系外的一個氣態巨行星,就在木星的軌道之外。它以其巨大而美麗的光環和眾多的衛星而聞名,其中包括一顆擁有自己大氣層的土衛六。土星的軌道距離太陽約9澳秒(日地距離),每29.5年公轉一次。星期六的一天以土星命名。它以羅馬神土星的名字命名,土星是木星之父。肉眼可以看到土星是一顆淡黃色的恒星,但要看到它的光環需要雙筒望遠鏡或望遠鏡,從它巨大的衛星土衛六上看,土星是太陽系中最扁的行星,也就是說,它的直徑大約比兩極之間的距離大10%。這是由于低密度、快速自轉和氣態的綜合作用。和其他氣態巨行星一樣,土星主要由氫組成。它有一個巖石核心,其中含有金屬氫。大氣中懸浮著微量的氨、水、銨和硫化氫晶體。

伽利略在發明望遠鏡后觀測到了土星環。荷蘭天文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是1655年,伽利略首次對土星光環進行了確鑿的觀察。伽利略更早就觀測到了土星光環,但稱之為"耳朵",當它們從地球的角度垂直時,它們會消失。土星有許多光環和許多間隙,最大的環稱為卡西尼分裂,繼首次發現光環離散性的喬瓦尼·卡西尼之后,射電望遠鏡可以用來研究宇宙和天體2004年,一艘名為"卡西尼號"的太空船抵達土星,不久之后又發射了一顆名為"惠更斯"的探測器,進入土衛六的大氣層。這是第一個降落在太陽系外天體上并發回觀測數據的人造物體。它在經過土衛六厚厚的大氣層下降了2個半小時后,持續傳輸了45分鐘。它傳回了碳氫化合物海洋的圖像,這是科學家們強烈期望的結果。土衛六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因為它既被視為未來殖民地的潛在目標,又被視為異域生命的可能載體。

荷蘭天文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是第一個觀測到土星的人;土星和土衛六有自己的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