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導彈在技術上是任何比1馬赫快的導彈,許多空對空導彈都是這樣。第一個突破聲障的自行推進物體是二戰期間發射的德國V-2導彈。到1944年,這些導彈定期飛行當導彈、飛機或任何其他快速物體沖破聲屏障時,它會引起一聲巨響,一種由物體周圍的壓力波相撞而產生的巨大的轟鳴聲。因此,當這些導彈一起發射時,空氣中充滿了音爆的噪音。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猛禽采用超級巡航技術來維持超音速,而不必使用加力燃燒裝置。當物體在空中飛行時,它會被壓力球包圍,由于它的運動在空氣中產生的位移引起的。當物體移動得越來越快時,它開始在一個方向上追上這些壓力球,使它們在飛船前面被壓縮。通過測量可以發現,空氣比典型的空氣密度大得多,而飛船后面的空氣更稀薄當飛機打破聲屏障時——移動速度超過761英里/小時——前面的空氣壓縮得很厲害,壓力球開始落在飛機后面。它們在飛機前面的膨脹速度不能超過產生的速度。
一架打破聲屏障的噴氣式飛機。在過去,打破聲屏障是一件大事——它導致飛行中失去控制和產生重大振動。現代飛機,包括后掠機翼、最佳機身形狀和更強大的發動機,可以毫不費力地通過聲屏障。大多數情況下,這一點甚至不明顯。突破聲屏障通常是軍用飛機的事,因為很少有商用飛機的最高速度超過音速。在20世紀50年代末,許多飛機公司認為超音速飛機將是航空旅行的下一個合理步驟,這導致了協和式飛機和圖波列夫圖-144等飛機的發展,這些飛機在20世紀70年代投入使用。一些未來學家預計超音速飛機將在20世紀10年代末卷土重來。
老式戰斗機,如F-16戰隼,需要點燃后燃器來實現超音速飛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