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1.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情況的全面總結匯報,說明審計工作的結果
注冊會計師審計目標的實現途徑是實施審計程序,而審計目標的實現結果是通過審計報告來反映的。審計報告反映委托方的最終要求,也反映審計方完成任務的工作質量,同時也是對被審事項的評價和結論的集中體現。
2.審計報告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性文件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行為是依法進行的,審計結果按照法律的規定既要對委托人負責,還要對其他相關的關系人負責。審計報告本身要對被審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會計處理方法一致性表示意見,各方面關系人以這種具有鑒證作用的意見為基礎,使用會計報表進行決策。因此,在審計報告中的審計意見必須具有信服力、公正性和嚴肅性,具備法律效力,否則,委托人和各方面的關系人就無需使用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法定效力體現在各方面關系人使用審計報告的過程中。
3.審計報告是一種公開的信息報告
作為信息報告的一種,審計報告不僅可以被審計委托人和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按規定范圍使用,而且相關的債權人、銀行等金融機構、財政部門、工商部門、稅務部門和社會公眾等都可以使用審計報告,并從中獲得對有關項目公允反映程度的公正信息。
[編輯]
(1)鑒證作用。注冊會計師是以超然獨立第三者的身份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所反映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是否合法、公允和一致發表自己的意見,這種客觀意見得到政府及其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客觀上起到了鑒證作用。
(2)保護作用。注冊會計師出具不同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以提高或者降低會計報表使用者對會計報表的信賴程度,能夠有效地保護被審計單位的財產、債權人和股東的權益以及企業利害關系人的利益。 (3)證明作用。注冊會計師通過簽發審計報告,可以證明(或表明)審計工作的完成質量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可以證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是否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是否以審計證據為依據發表審計意見,發表的意見是否客觀和真實,同時通過審計報告還可以證明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履行情況。
審計報告的用途有哪些?
審計報告的用途十分廣泛,以年報審計為例
企業主可以通過做年報審計,了解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并對風險有所把控,消除對財務的不信任
對企業的財務來說,每年的一次年度審計可以排除財務風險,又可以得到提高
年度審計報告更廣泛用于:政府的行政許可審批、協助對外融資、銀行貸款、招投標、獲取政府補貼等
各類專項審計則用于比較單一的用途。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1、是根據資產總額來確定收費金額 2、根據當地的事務所的多少,由于競爭,事務所一般都會降低收費標準。 下面的網站,可以參考。 中小型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指資產總額在10000萬元以下的企業) 資產總額(萬元) 10001萬元以上 8001-10000 6001-8000 4001-6000 2001-4000 1001-2000 801-1000 701-800 601-700 501-600 401-500 301-400 300萬元以下 收費(元) 工時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
審計報告的出具的收費標準: 審計報告的計價標準由各省財政廳公示,行業規范,具體可以通過計算表格來計算出價格(最低金額為2000元)或者按資產規模的一定比例來收費,具體各地收費標準不同,請與當地業界協商解決。 審計報告簡介: 審計報告是國家審計機關、會計師事務所根據審計出來的問題作出的報告。一般分為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效益審計、專項審計等類型,但報告基本分為審計依據、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審計查出的問題和處理處罰決定、審計建議等幾大部分。
···································^^····································
審計報告不都是每年必須要做的,應根據需要來做。 什么時候需要審計報告: 1、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這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進行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需要審計,一般在工商年檢及外資的稅務年審,均需出具上年的審計報告作為必備的輔助文件。通常審計會在每年1月-5月之間進行。 企業會計報表審計其它用途:辦理工商年檢,向銀行貸款,公司清算,股東了解經營情況,收購,企業重組、兼并等等。 2、專項審計,這是根據法律的審計或投資者需要對指定問題作深入調查, 或稅務健康自查等,即內部審計。 審計內容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以及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和任期目標的完成情況。健全的財務報告制度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是不容忽視的關鍵。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016年,嘉興市審計工作報告集中反映了學前教育在規劃制定、師資培養、政策落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緊盯問題整改,未雨綢繆地推動“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學前教育工作。
一是學前教育布局建設規劃得到全面落實。截至2017年2月,全市8個縣(市、區)幼兒園布局建設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已全面啟動,其中3個縣(市、區)學前教育專項規劃已經由政府審定通過后向社會公布,5個縣(市、區)完成規劃的制定后進入政府審定階段。
二是學前教育資源擴充提升得到制度保障。2016年12月29日,市教育局聯合市發改、國土、建設部門制定出臺《嘉興市本級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及管理實施辦法》,切實保障配套幼兒園與新建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同步交付使用。
三是學前教育項目建設投入得到有效推進。2017年全市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45所,其中:在建幼兒園完工21所,建筑面積11.48萬平方米,總投資51826萬元。新開工幼兒園24所,建筑面積12.53萬平方米,總投資59605萬元。政府投資新開工項目土地指標182.7畝已落實。
四是學前教育非編教師待遇通過機制完善。嘉興市制訂出臺新一輪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繼續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完善多渠道投入保障和成本分擔機制,從機制體制層面給予有力保障,并逐步推進非編制教師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逐步向“同工同酬”的目標邁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