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唱歌那么好聽呢?
在多倫多音樂學院,Sean Hutchins正在研究天生音樂才能背后的原因。他說:“對于有些樂器例如鋼琴和小提琴來說,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強的演奏能力。而唱歌就很不一樣,因為所有人都能發聲,即使人們不學習歌唱技巧,也會用聲音來說話,因此所有人都能很熟練地控制聲音。會唱歌的和不會唱歌的人的差別關鍵在于訓練,先天條件并不是主要原因。”

我們其實比想象中的更有樂感,只有2%的人有音高分辨缺陷,剩下的98%的人理解音樂和判斷是否跑調的能力其實都差不多。
歌唱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能控制音高,而有些人唱歌不好的主要原因則是缺乏正確的肌肉控制。Hutchins解釋說:“可以把唱歌理解成肢體能力,需要把你希望做到的和你實際做到的匹配起來,而要讓身體過得這種協調性需要練習。這并不是說要接受專業的訓練,經常跟著喜歡的歌一起唱的人可能唱得會比一般人好,因為他們練習了聽和唱的能力。”

控制音高需要一系列生理過程同時發生,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協調過程,包括氣息從肺部呼出的速度、聲帶的緊繃程度,才能產生合適的振動。
有些人似乎學唱歌學得特別快,然而這可能是很小就接觸音樂的結果。和任何與肌肉記憶有關的機能一樣,在大腦仍在發育時學習唱歌,會更容易讓它成為一種自然的下意識的過程。
當然,唱歌唱得好不僅僅是音高問題,還有聲音的自然之美。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人們聲帶、咽部、鼻腔甚至是頭骨形狀和大小的不同,意味著有些人的聲音天生就更好聽。由于口腔和鼻腔內部對聲音的反射不同,導致人們產生不同音色的嗓音,讓有些人唱某種風格的歌更好聽。
唱歌能力很大程度上還受到心情的影響,高度焦慮可能讓音高的控制更加困難,這也是為什么即使專業歌手在演唱會的時候也會跑調。Hutchins的研究發現許多人是因為心理作用,覺得自己唱歌不好。他說:“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大,許多人覺得自己唱歌不好就不去嘗試,但實際上只有嘗試才能進步。”
(編譯:Ivy;via guardian)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