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音樂擁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它會使人或熱淚盈眶或開懷大笑。長久以來,研究人員對人們在聽音樂時會產生的生理反應進行了多項研究,一項研究發現80%的人會對音樂產生生理反應,這些反應包括脊背發涼、放聲大笑、感動落淚以及難過哽咽。另一項研究發現,在音樂的感染下,約24%的人會哭泣,10%的人會顫抖,5%的人會起雞皮疙瘩,還有一小部分人會產生如性高潮時一樣的快感。準確而言,這一感覺應該被稱為皮膚性高潮,它會使人產生一種遍及全身的強烈快感,會使人發抖、流汗,甚至興奮。
心理學家稱,80%的人會對音樂產生諸如起雞皮疙瘩之類的生理反應,還有少數人會產生皮膚性高潮這種強烈的反應,產生這類反應的人往往會表現為發抖、流汗以及渾身愉悅。
什么是皮膚性高潮?
美國衛斯廉大學的心理學家Psyche Loui和Luke Harrison稱,皮膚性高潮是對音樂誘發的情緒波動進行的獨特而精準的描述。這個詞蘊含了一種愉悅感,這種愉悅感既普遍又易變。針對不同的人和誘發條件,它影響著不同的身體部位,并保持著與性高潮時相似的感覺。
但是皮膚性高潮一詞因其性內涵而很少被使用,因此研究人員建議用“戰栗”(“frisson”)這個詞來描述聽眾對音樂的那種強烈反應。“戰栗”一詞有兩個優點,首先它將情緒強度與實實在在的觸覺融合到了一起,這種觸覺并不僅僅局限于身體的某個部位。其次,它在大眾文化中的相對特殊性和隱晦性可以避免復雜的文化關聯。

何種音樂更易引發皮膚性高潮?
那么到底哪種類型的音樂更易引發人體強烈的生理反應呢?
研究發現,西方古典音樂最易使人產生強烈的身心反應。Loui教授說,當聽到俄羅斯作曲家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Rachmaninoff)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Piano Concerto No 2)時,她立即就被迷住了。當時她感到后背一陣戰栗,這種戰栗感迅速傳遞到了腹部,連心跳也加速起來。Loui稱,這種體驗可能會使某些人神魂顛倒,無法自拔,并無暇顧及其他。

當然,除了西方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民歌以及源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也會引起類似的反應。一項研究發現,出乎意料的和聲、連續下降的和弦、旋律模進和動態跳躍都會引起人們的生理反應,使人產生戰栗感。此外,如Adele的Someone Like You一般的音樂作品也會引起皮膚性高潮,這種音樂采用了與主旋律沖突的音符,即旋律倚音。

皮膚性高潮產生的原因
關于人體會對音樂產生如此反應的原因,許多理論都給出了解釋。有些理論認為這些反應與大腦中釋放的多巴胺有關,多巴胺是一種與人情緒有關的荷爾蒙,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愛情其實就是因為相關的人和事物促使腦里產生大量多巴胺導致的結果。此外,聽覺區也被認為與大腦中處理情緒和反應的區域有所聯系。
擴展閱讀
這些歌曲會讓你產生皮膚性高潮嗎?
實驗測試表明,以下這些歌曲最易引起聽眾的音樂"戰栗"或皮膚性高潮。
1. Rachmaninoff - Piano Concerto No 2
2. Adele – Someone Like You
3. Leonard Cohen – Hallelujah
4. Bach – Toccata in F Major
5. Celine Dion – My Heart Will Go On
相關文獻:
Frontiers | Thrills, chills, frissons, and skin orgasms: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transcendent psychophysiological experiences in music |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科學之家,譯審/編輯:Y Chen)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