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腸粉問我平時要吃什么油,什么油好,什么油壞。我本想偷懶找篇科普來回答,但到網上搜索后大失所望:一些文章,不是泛泛而講就是晦澀難懂;而更讓我擔心的是,豬油包治百病、大豆油致癌、茶油是液體黃金、棉籽油殺精絕育等偽科學充斥于網絡。
于是我決定自己寫一篇,今天的文章,結合了哈佛健康出版社網站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權威內容,我現學現賣一把,說得不對的,大家多批評。

我在哈佛健康出版社網站上,找到了他們2015年2月份發布的家庭健康指南:
http://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the-truth-about-fats-bad-and-good
哈佛出品,值得信任,所以我就基于這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什么是好油,什么是壞油。概括性介紹已經在上面這張圖里了,細致一點的請往下看:
壞油:富含反式脂肪酸

只需要這句話你就會知道反式脂肪酸的壞:據哈佛公共健康學院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只需很小比例的反式脂肪酸就能對人體產生傷害,從反式脂肪酸中增加2%的日能量攝入,心臟發生問題的風險就會增加23%!
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油主要有:

它們被應用在一些糕點、餅干、甜甜圈、松餅、蛋糕、披薩面團中;而在制作薯條、炸雞、面包魚、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時,原本健康的植物油會轉化為反式脂肪酸,所以要特別注意。
中性油:富含飽和脂肪酸

豬油等動物油脂、奶油、椰子油等富含飽和脂肪酸,它們是中性油。直到現在,它們還是很多人的主要脂肪來源,這些脂肪幫助人攝入能量,提供必需脂肪酸,并幫助維生素吸收。
而且,用飽和脂肪酸烹飪,可以改善食物口味,促進食欲和增加飽腹感。基于此,平衡飲食食譜中,以下這些油和食物還是可以有一席之地:

當然,我們始終應該記住,不過量,它們是人類的朋友;過量,它們就可能帶來麻煩,比如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目前人們認為,由飽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要低于10%。
好油:富含單/多不飽和脂肪酸

好油主要來源于蔬菜、種子、堅果和魚類:

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和食物主要有:

我們可以看到,橄欖油、所謂的液體黃金茶籽油名列其中,它們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上略有區別,但并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它們一定比其他單不飽和脂肪酸更健康。
請注意:很多對單一油品的推崇甚至神話,背后基本都是商業運作的結果,世上無神油,唯有平衡神。
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和食物主要有:

這其中,亞麻籽油據說有些神奇,其中的亞麻酸在體內可以衍生出EPA和DHA,它們是嬰兒視力和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于是不可避免地被炒作過,有一段時間被尊為神油。我想孕產婦可能可以在孕產期適當多吃一些,但也不能總是只吃這一個油品的。
還是上面那句話,世上無神油,唯有平衡神。所以,有一個很關鍵的知識也是必須介紹的,那就是——
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
這個標題我直接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指南里說得很好,不同的植物油在營養上各有特點,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不同脂肪酸,沒有任何單一油種可以完全滿足人體的所有需求。
而我們每天應該吃多少油呢?指南也明確:除去從動物性食物和豆類食品中攝入的脂肪,每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應不超過25-30克。
不過說實話,我不太知道真要每天計量吃了多少克的油,該怎么稱,我總不能每次吃塊紅燒肉還要拿天平過一下吧。。。所以,有些指南值得我推崇,但還是可以再接地氣一點。

最后,熱心腸先生還有話說:
豬油炒白菜、豬油拌飯、紅燒肉等各種豬肉大菜真是誘惑人,吃了它們是能讓心情愉悅的,而心情愉悅是身體健康多么重要的因素啊,所以我給腸粉們多一點建議:
好油換著吃
中油偶爾吃
壞油幾不碰
過量都有害
好詩好詩好詩,是吧?(⊙o⊙)…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用,寫得不對的歡迎為我指出,多交流!
參考資料
http://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the-truth-about-fats-bad-and-good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P54-61
熱心腸先生原創文章!授權轉發請郵件聯系:lanch@biomed.tsinghua.edu.cn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