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身高越高癌癥風險越大?高人們需要擔心嗎?

    大型研究再爆身高增加癌癥風險猛料

    日前,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雖然僅僅是以會議摘要的形式發布,卻引起世界主要媒體的熱烈追捧。這就是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完成的一項基于瑞典人口的大型研究。結論是,身高越高的人患上癌癥的風險越大。

    以上結論是研究者通過對1938年到1991年間出生、年齡超過20歲的550萬瑞典男性和女性公民幾十年的追蹤隨訪獲得的。我們知道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對于全體公民的資料都有詳細記錄保留,研究者從公民征兵記錄、護照登記等信息庫可以很簡便地獲取可靠的身高等個人信息,從醫療記錄可以獲取患癌以及癌癥類型的資料。

    結果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隨著身高增高癌癥風險都增加。總體上,身高每增高10厘米,女性所有癌癥風險增加18%,男性增加11%。對此前文獻報道的隨身高增高患癌癥的風險較高的乳癌和皮膚癌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發現身高每增高10厘米,女性乳腺癌風險增加20%,男性乳腺癌因為罕見未做統計。女性皮膚黑色素瘤風險增加32%,男性增加27%。

    另外,研究強調,經濟狀況和受教育程度對身高影響較大,因此用這兩個因素對所獲得的癌癥危險性進行了統計學調整。但是對于癌癥其他風險因素,比如吸煙、喝酒、肥胖等,卻沒有做相應調整。

    身高影響癌癥風險的機制

    此前已經有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但是至于確切的原因和機制卻尚不明確。目前僅存幾種理論上的可能性:

    1 身高高就意味著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暴露于更高水平的生長激素。目前已經有研究證據表明,人類生長激素具有刺激細胞生長和阻斷細胞死亡的作用,這都有可能會增加發生癌細胞的機會。

    2 另一個原因是,身材更高的人也就意味著有更大數量的細胞。目前已知導致遺傳物質變異形成癌細胞的原因,包括遺傳、致癌因子和細胞分裂染色體復制中的隨機性錯誤。更多的細胞數量也就意味著更多隨機性錯誤的可能和更高的癌細胞形成的風險。

    3 第三個可能的解釋是,身材高大的人也就意味著更高的卡路里攝入量和更活躍的代謝,這也可以增加癌癥的風險。

    不過,以上這些還僅僅停留在理論階段,缺乏足夠科學證據的支持。

    為什么引人關注

    身高是一種身體性狀和體貌特征,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遺傳因素,個體只能接受卻難以改變之。身高這種先天性性狀對于人的社會活動和行為卻往往產生重大影響。擁有更高身高的人可以獲得“高人一等”的社會資源和地位。表現最為顯著的是身材高大的男性更容易獲得女性青睞從而獲得更優先的基因播散。日前一項調查就發現,超過180厘米的男性一生平均性伴侶高達8個,而170以下男性僅有不足6個。身材高大在社會活動中的優勢也足以讓“武大郎”們羨慕嫉妒恨,讓自己獲得巨大心理優勢。

    另一方面,身高對于健康的影響的各種說法也由來已久,有的說法僅僅是傳言,有的獲得一定證據支持。比如,身材相對瘦小的人更容易長壽;身材高者不容易肥胖,因而心腦血管病的風險相對較小。

    身高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身材高大總體上講是令人羨慕的巨大優勢。現在,身高居然與被廣泛認為是“不治之癥”癌癥扯上關系——身高越高患癌風險越高,自然會引人關注。

    如何看待該項研究

    先說這項研究的缺陷。

    該研究報告僅僅是將要在歐洲兒科免疫學學會大會上交流的一篇短篇摘要,并非公開發表在經過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上,這就意味著:

    1 結果是初步的。2 未經同行評議,研究方法和結果的科學準確性和嚴謹性可能存在局限性。3 我們知道,癌癥是一種基因病,影響因素眾多。這項研究就目前公開的信息看,除了經濟狀況和受教育程度,所獲得的癌癥風險程度未經過諸如吸煙、喝酒、陽光紫外線暴露和肥胖等已知的致癌因子的調整,就意味著結果沒有排除這些因素可能造成干擾,是本研究最大的局限性。

    這么說是不是就意味著這事一項壞研究?不然。這項研究最大的優勢就在于龐大的樣本數。我們知道,研究中樣本數量越大約能克服統計學偏倚對結果的干擾,也更容易獲得可信的結論。550萬人口、長達數十年的隊列研究,資料來源于可靠的國家信息庫,顯著增加了該研究結論可靠性。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該研究的結論與此前同類研究的結論是一致的。

    英國百萬女性研究層獲得相同結論

    之前已經有多個研究得出身高與癌癥風險正相關的結論,其中最著名的是2011年發表在著名的柳葉刀 腫瘤學雜志上的一項涉及130萬英國婦女的大型研究。

    調查對象是英國國家衛生服務體系(NHS)主導的百萬女性乳腺普查計劃,總共涉及130萬中年女性在1996年至2001年間接受問卷調查。所有女性以身高被分為六組:低于155厘米、155~159.9厘米、160~164.9厘米、165~169.5厘米、170~174.9厘米,以及175厘米以上。癌癥分為常見的17個部位類型,所有女性平均被追訪9.4年,總計獲得1170萬人年數據。期間共計有97 376例癌癥獲得確診。

    統計學處理上,使用了相對風險比(RR)來評價癌癥風險的增加。就是以身高最低的155厘米組的癌癥發病率為1,獲得各個身高組癌癥的相對危險性。RR還經過年齡、地區、社會經濟地位、吸煙、飲酒、體重指數、劇烈運動、初潮年齡、胎次和初產年齡等可能對癌癥發生具有影響的因素的調整。

    結果發現,癌癥發病率隨身高增高而增加。10厘米作為身高差異間隔,身高最高組(平均身高174厘米)相對最低組(平均154厘米)的RR為1.37。整個人群所有癌癥而言,身高每增高10厘米,RR為1.16。就是說身高每增高10厘米癌癥風險增加16%。


    所有17個部位的癌癥中有15種符合身高與發病風險之間的這種正相關關系,其中10種正相關性具有統計學差異的顯著性。這10種癌癥按照相對風險增加由高到低分別是皮膚黑色素瘤32%,腎癌29%,白血病26%,結腸癌25%,非霍奇金淋巴瘤21%,中樞神經系統癌癥20%,子宮內膜癌19%,乳腺癌17%,卵巢癌17%,以及直腸癌14%。

    對于其他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發現,除了當前仍然吸煙外,其他因素都不改變癌癥風險隨身高增高而增加的關系。

    另外,研究者還對此外這類研究做了薈萃分析。結果,世界各地的人群(資料來源涵蓋亞洲、歐洲、美洲和澳洲),不論性別,身高都與癌癥發生率增加呈正相關。

    需要擔心嗎?

    無論來自瑞典的涉及550萬人口的龐大隊列研究,2011年公開發表在著名雜志上涉及英國130萬女性的調查,還是之前來自世界各地的同類研究,似乎得出了一致性結論:

    人類癌癥發病風險隨身高而增加。

    也正因為所有研究結果的一致性,增加了該結論的可信性。但是,高人們應該因此而擔心和不安嗎?

    大可不必,原因有三:

    第一,相對風險的數字游戲。科學研究中,為了便于處理和比較,使用的相對風險與實際上絕對風險不是相同概念。以發病率最高的女性乳腺癌為例,在瑞典的研究中,170厘米組女性乳腺癌總的發病率為10%,180厘米身高組風險增加20%,意味著一生中每1000人中患上乳腺癌者僅增加2人,這種絕對風險增加是很低的。對于那些發病率很低的少見癌癥而言,絕對風險的增高更是可以直接忽略掉。

    第二,與其擔心,不如行動。癌癥作為人類健康和生命最大危險的可預防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發病原因復雜,目前已知一些可預防性因素發揮作用,比如吸煙、喝酒、不健康飲食、缺乏鍛煉、肥胖、紫外線暴露等。因此,與其坐而擔心,不如針對這些可預防性因素采取實際行動,避免或減少實際上的風險。

    第三,投胎是個技術活,現學依然無濟于事。相對于以上的可預防性因素,身高主要受遺傳因素控制,屬于人不能改變的因素,重新投胎換祖宗依然為時已晚,擔心不過純粹多余。相對于患癌,人必有一死,豈不更值得擔心?擔心除了徒增應激反應,反而增加包括癌癥在內的疾病風險,完全于事無補。

    綜上所述,雖然癌癥風險隨身高而增加的結論具有相當的可信性。但是,身高主要受遺傳控制,個體無所作為,因此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 發表于 2015-10-12 00:00
    • 閱讀 ( 73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