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網上熱炒的“千人掠奪野生黑枸杞”的新聞,讓黑枸杞走入了人們的視線,黑枸杞被鼓吹具有各種“神效”。各種健康網站也都列出了黑枸杞的種種“神效”,并譽之為“軟黃金”。那么,這些“神效”靠譜嗎?
1. 黑枸杞的神效,全部來自演繹

不管是哪一篇介紹黑枸杞神效的資料,都沒有給出臨床科學依據,甚至連動物實驗都沒有。所有的依據都是“理論分析”。所以,我們這里的分析也只針對這些“理論分析”,目的不是證明“黑枸杞沒用”,而是說明“宣稱黑枸杞有神效的理由都不靠譜”。
網站上,宣稱黑枸杞神效的理由主要是:“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游離氨基酸、有機酸、礦物質、微量元素、生物堿、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鎂、銅、鋅、錳、鐵、鉛、鎳、鎘、鈷、鉻、鉀、鈉等各種營養成分……”,“……尤其是原花青素超過藍莓。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原花青素(OPC)含量最高的天然野生果實。”
且不說黑枸杞是不是真的“富含脂肪”,在這個許多人想要減少脂肪攝入的時代,把它作為具有神效的理由實在是比較奇葩。而宣傳中所說的功效,基本上是基于花青素或者原花青素的研究,并不是黑枸杞本身。
2. 黑枸杞中的花青素,并非靈丹妙藥

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的色素,它是植物新陳代謝的產物,在不同的酸度和金屬離子環境中,會吸收日光中不同波長的部分,從而使植物呈現紅色、藍色、紫色甚至黑色。
細胞的抗氧化損傷與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有關,比如癌癥、衰老、心血管疾病等。因為蔬菜水果對于降低癌癥的發生風險有一定作用,所以人們自然想到,花青素是不是抗癌的有效成分。許多人對此進行過研究,也有大量的科學論文發表。一般而言,花青素對于體外培養的癌細胞顯示了很強的抑制作用。針對老鼠等實驗動物,花青素對人工誘導產生腫瘤也顯示了一定的抗性。但是,它是否對人體有效,則缺乏相應的證據。
目前宣稱的花青素的種種“功效”是從“抗氧化”衍生出來的,并沒有直接的臨床試驗數據。
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可以給科學家們一些研究的方向,但是并不能作為“功效”的證據。
3. 抗氧化劑?很可能沒用,“補過了”沒準還有害

在人體進行正常的生命代謝中,細胞內會產生一些氧自由基。在某些外界因素影響下,比如紫外線照射、抽煙等,體內的自由基數量還會增加。自由基能夠攻擊DNA、蛋白質、脂肪等。所以,人們認為,體內的自由基是衰老、生病的原因。那些能夠清除自由基或者防止氧化反應發生的物質,就被稱為抗氧化劑。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就是:如果通過攝入抗氧化劑來減少或者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是不是就會延緩衰老、預防疾病呢?
這個想法很美好,也確實有一些研究結果支持這樣的理論。比如,在線蟲的培養體系中加入某些抗氧化劑,線蟲的壽命延長了。于是,抗氧化劑成了“保健品”、“美容用品”界的寵兒。各種合成的、天然的抗氧化劑,或者抗氧化劑含量高的“天然精華”層出不窮。不過,科學家似乎喜歡跟市場開玩笑。一邊是商業宣傳如火如荼,另一方面時不時有科學家跑出來說:“等等,這個東西其實不大靠譜。”比如《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2007年2月發表的一篇綜述更加打擊抗氧化劑保健品。如果對總共涉及23萬多人的68項研究進行總結,分析的幾種抗氧化劑(維生素A、維生素E和β-胡蘿卜素)對于死亡率沒有影響。如果剔除那些質量不高的研究,只對47項總計18萬多人參與的高質量研究進行分析,這幾種抗氧化劑甚至小幅度增加了死亡率。
4. 追逐黑枸杞,還不如追逐茄子皮

當然,一般而言,人們通過食物攝入的抗氧化劑不大可能到“過頭”的量。再考慮到蔬菜水果中含有的其他營養成分,多吃蔬菜水果對于多數現代人而言還是合理的推薦。黑枸杞作為漿果的一種,跟藍莓、黑莓一樣,也是很好的水果。但這不意味著值得花那么多錢去追逐它。即便是要追求花青素,通過黑枸杞也很不劃算。茄子、藍莓、紅(紫)葡萄、甘藍、紫玉米等藍紫色的蔬菜水果中,花青素的含量也都很高。即使它們在含量上不敵黑枸杞,但它們可以很輕松愉快地被大量食用,從而在總攝入量上秒殺對手。
其實,想要在花青素的含量對決中打敗黑枸杞,也并非不可能——到飯店的后廚,收集茄子皮就行了,價格便宜,量還足。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2015年10月刊《軟黃金”黑枸杞?不如吃點茄子皮》一文,作者:云無心)
日報看多了,你也想分享?機會來了!知道日報招募作者啦!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