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高齡產婦:希望與考驗并存?

    最近熱播的《咱們結婚吧》把大齡備孕的那些事兒大書特書了一通,日前一則60歲超高齡媽媽產下雙胞胎的新聞又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忙于事業而推遲婚育年齡,高齡孕產婦的話題也就隨之日益受到關注,究竟多少歲就算高齡?高齡懷孕生產要面臨哪些問題?

    一般來說,女性的最佳懷孕年齡為24至28歲,這一時期女性發育已完全成熟,卵子質量最好,盆內韌帶和肌肉彈性最佳,子宮收縮力強,這個時期生育時,流產、早產、死胎、畸形和癡呆兒的發生率也最低。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生育力逐漸下降,各種問題也接踵而來。通常,我們將35周歲以上懷孕的稱為高齡孕婦。與適齡生育相比,高齡孕婦要承擔更多的風險,包括畸形率高、流產率高、易患孕期疾病、易發生早產或低體重兒、分娩難度大、產后恢復慢等,妊娠對高齡孕產婦來說,無疑是一種體力、生理、心理上的考驗。

    年齡越大,受孕越難

    從懷孕的第一步“受孕”開始,年齡就是一道難關,25歲女性平均在5個月經周期后受孕,而30歲時平均則為7個周期。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子宮內膜越來越薄,越來越不適合受精卵著床;陰道分泌物流動性變差,更不容易讓精子進入。隨著年齡增大,女性總體健康水平也會下降,一些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多囊卵巢綜合征、婦科感染等也可能會導致不孕。而采取人工授精助孕,也會因為年齡越大,卵子質量越差,即使試管嬰兒技術成功,胚胎植入體內后流產率也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高,并且染色體畸變率也因為卵子的質量差而變高。

    年齡越大,保胎越難

    孕早期出現的問題則主要是胎兒先天畸形和自然流產。懷孕時間越遲,越容易生下畸形兒。《中華婦產科學》一書中指出,導致胎兒患有先天性遺傳病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就是高齡,以唐氏綜合癥(“21三體”病)為例,中國25歲孕婦生下唐氏患兒的概率為1/1300,到了35歲,其概率就高達1/365,而如果孕婦年齡為45歲,其概率更高達1/30。人體細胞應有46條染色體,兩兩成對,而唐氏綜合癥患者的細胞中有三條21號染色體,癥狀表現為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等。其他染色體疾病的罹患風險也同樣是隨著年齡急劇攀升。

    這是由卵細胞的生理特性決定的,每位女性在還是胎兒時,體內的卵母細胞就已經開始發育,并停滯在發育過程中的一個特定階段,進入青春期后,這些“休眠”的卵母細胞逐個復蘇,繼續發育為成熟的卵細胞,由于一生中都不再有新的卵母細胞產生,年齡、環境、生活方式等都會影響體內卵母細胞的質量,隨著歲月的流逝,體內剩余的功能健全的卵母細胞便越來越少,因此遺傳疾病的發生率便大大增加。

    除了畸形發生率升高以外,自然流產率隨生育年齡增加、懷孕次數增加而顯著上升,也是高齡孕婦要面臨的問題。受精卵存在缺陷以至于胚胎發育終止、母體內分泌失調、盆腔腫瘤等疾病、胎盤發育不良等都是導致自然流產的原因,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因素出現的概率也越來越高。25-29歲孕婦的流產率約為12%,30-39歲約25%,而40歲以上則高達50%。

    高齡孕婦在孕中期發生各種疾病的幾率也會變高,例如甲亢、高血壓、糖尿病、先兆子癇等,這些對母體和胎兒都會造成不良影響。這些妊娠合并癥中,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最常見也最嚴重的之一,它將導致孕婦出現高血壓、蛋白尿、浮腫、抽搐等癥狀,嚴重時會危及孕婦和胎兒的生命。

    年齡越大,分娩越難

    而安然度過十月懷胎后,分娩一關對高齡產婦也更為嚴苛。中年女性的髂骨、坐骨和恥骨相互結合部位基本完全骨化,形成了一個固定的盆腔,同時韌帶彈性變差、肌肉收縮力減弱,容易導致難產、新生兒窒息等。高齡妊娠發生早產和低體重兒的概率也要顯著高于適齡產婦,正常情況下胎兒要在子宮內孕育40周,足月體重達到2.5-4千克,而不足37周就出生的早產兒或出生不足2.5千克的低體重兒,其身體發育不夠完善,不能很好地適應母體外的環境,容易罹患各種疾病。

    當嬰兒安然無恙地來到人世間,高齡新媽媽還要面對產后體力不佳、傷口愈合慢、內分泌和生殖系統恢復慢的問題,臨床數據顯示,孕婦年齡越大,產后憂郁癥的發病率越高,這可能與產后體內激素變化有關。

    年齡越大,育兒不一定越難

    生理方面高齡妊娠是完全pk不過適齡妊娠,而心理方面則是優劣兼具。任何女性在懷孕尤其是首次懷孕時,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高齡產婦往往更成熟理智、閱歷豐富、情商較高,能較好地處理這一人生中的重要階段,同時更好的經濟基礎和更穩定的家庭關系會給她們帶來自信,但她們也可能因為年齡偏大,胎兒顯得彌足珍貴,而使心理壓力更大。而在撫育新生命的過程中,高齡媽媽也同時具有體能較差的劣勢,和理性、謹慎、知識豐富、家庭富足的優勢。

    大齡準媽媽,應該怎么做?

    高齡準媽媽應該比年輕準媽媽更關注孕前準備和孕期檢查。孕前準備包括注意飲食、均衡營養、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戒煙戒酒、緩和情緒反應、調適工作壓力、避開可能有危害的污染物質等,此外還應在懷孕前接受健康檢查,如有生殖系統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應先治愈,帶身體穩定后再準備懷孕。而孕期則應注意保證身體健康,同時根據醫生安排按時進行唐氏篩查、羊水穿刺等檢查項目,并高度關注血糖、血壓、尿液等指標,發現問題及早處理,如有必要可以提前入院待產,以保證分娩順利。

    從60歲超高齡媽媽產雙胞胎的新聞中也可以得到這些信息:懷孕期間,她經歷了大出血、渾身疼痛和身體浮腫等常人難以想象的危險和痛苦折磨;2009年10月試管嬰兒手術成功,次年5月剖腹生產,屬于早產;兩名新生兒體重分別為1.85千克和1.45千克,出生體重過輕。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新媽媽是羅馬尼亞的阿德里安娜?伊利斯庫,她從58歲起接受了9年的激素治療,在第三次試管嬰兒手術后終于成功生下女兒,在女兒五歲時,她還想嘗試給女兒再生個弟弟或妹妹。

    這些超高齡媽媽并不是受到幸運女神的眷顧,沒有遭遇高齡妊娠的危機,而是現代的醫療水平較為發達,只要科學對待、調整心態,60歲高齡也有可能當媽媽,更遑論40歲的女性;經過精心照料,出生時較孱弱的小生命也能茁壯成長為和同齡人毫無二致的健康兒童。因此不能因為年齡偏大,就完全失去自信,只要正確處理,孕育小生命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任務。更何況,據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副院長段濤介紹,女性在其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其患婦科腫瘤疾病的概率就大大降低,這一研究結論在臨床上已被反復證實,例如首次生育年齡越晚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就越大,懷孕、分娩和哺乳能顯著降低卵巢囊腫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幾率。所以,做“丁克”并不健康,適齡夫婦還是生育一個孩子為好。


    • 發表于 2013-12-24 00:00
    • 閱讀 ( 126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