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那些年網上流傳的青島市排水系統神話及事實真相

    背景:1897年11月,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德國出兵占據膠州灣和膠澳(今青島),隔年迫使清廷簽訂《膠澳租借條約》,德國取得膠州灣99年的租期、鐵路修筑權以及采礦權等。據青島市市政排水檔案記載,自1898年10月起,德國殖民當局將青島市前海一帶青島村的居民強行拆遷,然后把中山路南端以東,自德縣路過觀象山、信號山之太平山一線以南至海邊區域劃定歐人居住區,即今天市南區沿海一帶,在這里開始城市建設。青島是中國最早實現下水道“雨污分流”的城市。同為租界的上海直到1923至1927年間才實現了雨污分流。1918年以前,香港也同樣沒有污水下水道,仍使用干式馬桶系統,這時的青島歐人商業區已經開始安裝沖水廁所了。


    又到一年看海季,近期武漢外洪內澇的新聞圖片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每當說到這個話題時身邊總有人提起青島:

    “中國唯一不會受內澇的城市、最不懼暴雨的城市——青島”......

    “德國技術就是牛,一百多年前修的下水道比現在政府新修的還管用“......

    “容易壞的零件旁邊早都預埋好了備用件,德國人就是嚴謹“......

    真的有這么神奇嗎?讓我們來一一細說:

    傳言一——青島沒有內澇,不懼暴雨


    圖為青島市積水點分布圖圖為德國經濟最發達的巴登-符騰堡州暴雨內澇新聞照片

    真相: 青島也會發生內澇,只是相對其它城市要好很多,德國現在也仍有暴雨內澇的困擾,更別提它一百多年前的技術了。事實上,德國當年采用的排水技術現在看來有許多不合理之處,其本國甚至將其作為反面教材。

    傳言二:青島沒有發生過大面積的暴雨積水,全靠德國百年前修建的下水道

    圖為青島市衛星地圖:三面環海,地勢北高南低

    ?圖為武漢市衛星地圖,四面群山峻嶺,長江穿城而過

    圖為德國占領時期,修建地下排水管網的區域圖為現在的青島市地圖

    真相:城市排水大多依靠水的自重力由高處排往低處,同時周圍必須有江河湖泊以接納城市排出的雨水。青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良好的自然植被覆蓋率為它減輕了許多負擔。對比之下武漢雖被稱為千湖之城,但近年來城市的填湖造城、大拆大建讓地表的蓄水能力急劇下降,雖然挨著長江,但現在長江的水位比城市路面還高,還想往長江排雨水?江水沒有倒灌就不錯了。此外,青島德占時期修建的排水系統僅限于當年的殖民區,總長約80公里,因年代久遠絕大多數已經過改造,現在的“德國造”僅存約3公里,相比整個青島市3000多公里的排水管網占比不足千分之一。

    傳言三:德國人修的下水道里面可以開卡車

    真相:這個是真的,小型卡車應該可以通過,但問題是當初德國人把下水道修這么寬,更多的是出于軍事戰略意義上的考慮:青島作為德國在遠東地區唯一的軍事要塞,要時刻防備虎視眈眈的沙俄和日本(雖然后來還是丟了)。這些下水道將各個據點連接起來,既可以作為地下工事防御港口外軍艦的炮擊,又可以隱藏和轉移戰略物資,只是順帶實現了排水功能而已。同時,作為一個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德國力圖把青島建成一個樣板殖民城市,顯示自己的強大,以此與英法競爭。因此不惜代價采用了最新的科學技術,運用國家干預及軍隊管理,在市政規劃、行政管理、路網建設、衛生保健等方面,都采取了若干新政策。

    傳言四——青島原德國租界區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接口零件需更換,經查詢,當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個德國企業發來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范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中方依建議果然找到了小倉庫,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圖為青島博物館作為文物展出的德占時期下水道管材,橫截面形似鴨蛋,稱為蛋形管材

    真相:這個絕對是網上流傳最廣、最多人中招也最喪心病狂的段子之一。據介紹,“蛋形管材截面形似鴨蛋,高約80厘米,寬約40厘米。上寬下窄的設計,保證排水通暢,污水無法積存在管內。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則在水泥上貼了層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蝕的作用。”試問管材通體都是水泥制成,怎么會有“光亮如新”的接口零件呢?而且下水管道接口必定數量眾多,每一個接口旁邊都準備一堆備件?要花多少成本才能達到這樣的施工標準?這些傳言其實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會覺得荒謬至極。

    如果說上面這些傳言只是對國外技術的盲目崇拜或者無聊惡搞的話,那么網上還流傳著的諸如“德國人一共在中國青島待了17年,沒修別墅,沒蓋大樓,沒搞布滿噴泉鮮花和七彩燈光的廣場,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給修了。沒人看得見德國佬做的這些,基本上屬于吃力不討好。可是100年以后,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這樣的言論就有點搞不懂了,落后就要挨打,難道當年的列強是來搞慈善援建的嗎?

    圖為污水下水管道廣州路泵站(1903年,德國人開始鋪設污水管道并修建排水泵站)

    圖為青島排水系統修建時的盛況

    圖為排水系統內景

    老百姓自然都希望城市不再積水,而且我們也必須承認德國在當時所宣稱的“由于有了良好的衛生設施,青島的衛生情況是整個東亞地區最好的。”這一事實,但一味寄希望于國外技術甚至夸大事實于事無補。青島的防內澇成果除了擁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地理優勢外,還得歸功于”在后來的城市發展中,吸取和承襲了德式排水系統科學的設計理念,廣泛采用雨污分流理念新建管道,并大規模改造、提升舊有管道“以及”行之有效、有力的排水維護運行與防汛應急機制“。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論技術,排水系統應該不會比載人航天更高深,論工程量,”中國奇跡“已經數不勝數,所以,只要肯認真、用心,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們再也不會在城市中”看海“。

    作者簡介:翻譯君,機械設計專業,兼職翻譯,致力于發現并分享一些歪果仁的奇思妙想。

    想要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譯星譯意,或者直接搜索”YXYY-1“,我的新浪微博ID:譯星專業人工翻譯,點我的名字即可看到微信微博哦,關注我,翻譯君帶你一起漲姿勢!

    • 發表于 2016-07-09 00:00
    • 閱讀 ( 110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