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蓮蓬,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會代表了一朵凋零的荷花,而對于吃貨來說,估計會迫不及待地尋找里面包藏的綿軟的蓮子。不過,我們身邊卻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看到蓮蓬時,卻會惡心出汗、心跳加速。如果你看到類似蓮蓬這樣多孔洞的物體或圖片時,也出現類似的癥狀,那么恭喜你,你成為了“最常見的恐懼癥”之一——密集恐懼癥患者中的一員了。

“密集恐懼癥”(Trypophobia)這個詞是近年來隨著網絡發展才被人們所熟知的,其本意是對孔洞的恐懼。這種恐懼通常由特定的視覺刺激引發——當看到具有密集孔洞結構的物體(尤其是當孔洞出現在人體皮膚上)時,密集恐懼癥者會感到厭惡,并可能引起恐慌或偏頭痛等癥狀.盡管大部分情況下他們看到的密集孔洞都是無害的——比如蓮蓬、肥皂泡等等——這些圖像卻切實影響到了密集恐懼癥者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很長時間里,密集恐懼癥只是作為捉弄人的把戲和吐槽的對象存在。直到人們發現對密集圖片的抱怨具有很高的廣泛性時,才引起了研究者們的注意。有趣的是,盡管在最新的心理健康手冊《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5)仍沒有將密集恐懼癥列為心理失調,但這并不影響它作為最為普遍的恐懼癥之一——在英國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心理學家杰夫·科爾(Geoff Cole)的一項研究中指出,在被調查者中有高達16%的人群被密集恐懼癥困擾,甚至當他們看見充氣巧克力甚至多孔奶酪這些帶孔的美味時,都會產生惡心和厭惡的感覺。可以想象,當密集恐懼癥發生在一位吃貨身上時是多么悲催的一件事情。
那么,為什么很多人會具有這討厭的密集恐懼癥呢?科爾和他的研究小組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向我們揭露了密集恐懼癥的可能來源。
什么樣的圖像會造成恐懼?
科爾小組的研究者認為,密集圖片引起不適感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了圖片中某些共同視覺特征的刺激。因此,為了尋找這種視覺特征,他們從一個收集有很多密集圖片的網站上篩選了76張會引起密集恐懼感的圖片,作為對照,還從網絡上搜索得到了76張并不引起密集恐懼感的孔洞圖片。

對于一張普通的圖片來說,在經過一定的變換處理后,圖片的兩大基本屬性——對比度和空間頻率(一個衡量圖片重復性空間特征的指標)應該呈現此消彼長的關系。在對密集圖片和對照圖片進行同樣的變換處理后顯示,對照圖片所表現的特征和通常圖片預測的結果能夠很好吻合,而密集圖片則表現出了很大的不同——它們在中等范圍的空間頻率上,具有高于預測值的對比度。事實上,這點很容易被人所察覺到。例如,具有大量對比顯著的條紋的圖片,就會造成一些人感覺不適,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會誘發偏頭疼以至癲癇的產生。因此研究小組認為,這種異常的、在中等范圍空間頻率具有高對比度的視覺特征,是引起密集恐懼的關鍵因素。
恐懼源自何處?
接下來,研究小組著手追尋密集恐懼癥的緣由。在實驗中一位被試者的報告引起了研究小組成員的興趣。這位被試者描述到,當看到一些有毒動物,例如藍環章魚時,也會產生類似的不適感。于是,研究小組成員搜索得到了一些十分危險的有毒動物圖片。這些動物包括藍環章魚(Hapalochlaena)、巴西游走蛛(Phoneutria)、內陸太攀蛇(Oxyuranus microlepidotus)、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以及石頭魚(Synanceia)等。同時,實驗人員還挑選了一些形態相近但并不危險的章魚、蜘蛛和蛇類等圖片作為對照。將這些動物的圖片進行了和之前實驗一樣的處理后,研究人員驚奇的發現,和無毒的動物圖片相比,有毒的動物圖片同樣在中等范圍的空間頻率上具有更高的對比度。

由此,科爾和他的小組認為,密集恐懼癥實際上是對有毒動物發現-趨避效應的表現。而這一效應,也許在人類起源之前就產生了。對于有毒動物這種視覺特征的不適感,有利于我們的祖先及時發現和逃避有毒動物的侵害,并通過遺傳固定在我們人類的大腦深處。“我認為,即使自身并沒有意識到,每個人其實都有密集恐懼傾向”,科爾說道。事實上,科爾的一項實驗表明,即使對多孔的照片不害怕的人,在觀看這些圖片的時候也會覺得很不舒服。
視覺和危險
在先前對密集恐懼癥的認識中,人們一般認為,密集恐懼來自于對孔洞內可能隱藏的危險生物的恐懼感。然而,科爾小組的研究結果顯示,引起密集恐懼感的原因是特定的視覺特征,而非孔洞本身。

在早先的研究中,人們已經發現一些特定的視覺特征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并引起一定的心理反應。例如,相較于發現青蛙,人類能夠更快的發現蛇。并且和通常“運動的物體更容易被人發現”的認識不同,研究發現盤曲起來的蛇比正在游走的蛇更容易被發現。這也許印證了科爾小組的實驗結果:盤曲起來的蛇,它身體上斑紋的組合在視覺上更符合引起密集恐懼感的特征。
一般來說,有毒的動物(以及它們的模仿者),大多具有鮮明的色彩和斑塊,這在生物學上被稱作警戒色,用來警告可能的入侵者自己不好對付。通常人們只是注意到鮮明的色彩,但忽視了警戒色具有的紋理。對于很多動物來說,其辨色能力并不強,因此,通過一定的紋理結構來達到警戒目的,是使用警戒色動物的更好策略。科爾小組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對一些有毒生物所具有的視覺特征的反應,能夠有效的起到引起發現-趨避作用。可以說我們的祖先得以幸存,多虧了這種對有毒生物所表現視覺特征的反應。而密集恐懼,只是這種反應的一點點副產物而已。
怎樣看待密集恐懼癥?
盡管密集恐懼癥并不被認為是一種心理失調,但是它的存在還是讓很多人感到苦惱。因此,對于密集恐懼的研究,還是十分具有價值的。
首先從心理學上,特定視覺特征如何引起恐懼感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課題。通常來說,非社會性因素的恐懼感來自于對具象事物的觀看,比如蛇、蜘蛛或懸崖。人類對這些事物的恐懼來源于人類進化歷史這些因素對人的篩選。然而對于密集恐懼癥來說,“密集”本身是一種特征性的抽象概念。用蜘蛛恐懼癥或恐高癥的理論無法很好的解釋對肥皂泡和多孔奶酪的厭惡,因為肥皂和奶酪無論從進化史上還是當下都不會對人造成傷害。科爾的研究成果讓人們認識到,來源于具體的有毒生物的抽象圖形特征,依然可以誘導恐懼的產生,這可能為心理學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其次,人類對密集視覺特征的厭惡,可以讓設計師們更好的設計自己的產品,來引導消費者對產品的喜好。例如在珠寶或壁紙設計時,盡量避免可能產生密集恐懼感的圖樣,來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而在需要表現不安、恐懼的場合,則可利用這些圖樣特征,來讓受眾獲得相應的心理體驗。
最后,回到密集恐懼癥本身的問題上,如何克服這“一點點副產物”呢?或許自己就身為密集恐懼癥患者的科爾本人已經給出了答案:反復看密集圖片直到麻木狀態,就可以克服密集恐懼癥了。不過,為了避免對密集恐懼癥者的造成心理傷害,像科爾用的這種“暴露療法”還得與放松練習搭配使用,方可逐步舒緩恐懼感。
內容源自:關注微信公眾號(都市陽光心理咨詢),立足積極心理學,全面提升都市人的生命品質,海量心理文章,免費專業咨詢師一對一服務。
參考資料:
Geoff G. Cole and Arnold J. Wilkins,Fear of Holes,Psychological Science
Tanya Lewis,The Bizarre Phobia You've Never Heard Of: Fear of Holes, LiveScience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