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宇宙中目前所知的唯一文明,人類覺著很孤單,于是走上探尋外星生命的道路,通過探測器登上遙遠星球探測外星生命,甚至還多次通過宇宙飛船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信息,信息源不一,有唱片、有地圖,有DNA等,然而數十年過去,并未有外星文明回應。不過科學家們仍然不會放棄,他們通過其他方式還推測外星文明。
太陽所在的恒星系統就是銀河系,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星系。它的直徑大約為15萬光年,中心厚度約1.2萬光年,由數千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團、星云等組成。因為銀河系與地球最近,所以是科學家們重點研究對象。也是因為受科技水平限制。銀河系存在多少外星文明世界呢?說法很多。
1960年,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提出了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可以用來尋找外星文明。
公式為: N=R*×Fp×Ne×Fl×Fi×Fc×L
這里R*代表著一年內銀河系新誕生的恒星數。Fp指新誕生的恒星,其行星數量的平均數。眾所周知,恒星的行星數量是不確定的,有的可能有兩個行星,有的則可能有三個。Ne表示新誕生的恒星中,會有生命出現的幾率。生命的形成需要一個嚴苛的條件:首先就要有液態水。水是生命之源;其次要有大氣,陸地等。Fl代表比例,即符合生命誕生條件的行星中,演化出生命的比例。Fi代表所形成的生命會進化到智慧生命的幾率。Fc代表智慧生命出現后,能夠與外界溝通信息的比例。L代表是外星文明的平均壽命。
根據這個公式,弗蘭克·德雷克預測有4000個外星文明。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則推算出,每10萬個恒星里就存在一個外星文明。不過有人認為方程式很不可靠,其中很多數字都是預測值。
鄧肯·福根則認為銀河系外星文明可能有300到40000個,其中有些文明甚至在地球上建立了據點。福根是英國愛丁堡天文臺的研究員,他是基于模擬情景,在最近人類獲知的所有關于外星的信息(如化學成分、特質、數量等)基礎上得出這個結論的。
有科學家則認為根本不存在除地球外的外星發達文明。一個星體的文明程度越高,則越危險,毀滅的可能性越高。比如擁有核武器,因為核戰爭而導致滅亡。所以他們認為銀河系沒有其他發達問題,即使有,也早就滅亡了,不過他們并沒有否認銀河系外有發達文明存在的可能。
因此,對于銀河系可能有多少個外星文明世界,是沒有準確答案的,都是建立在推測基礎上的。這個謎底只能留給未來揭曉了。
作者:李潔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