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植物園的一朵睡蓮火了,有游客發現園中栽種的一朵紅色睡蓮居然開出了半紅半黃的一朵花,在眾多睡蓮中顯得尤為驚奇,因而也引來了無數游客競相拍照。
據西安植物園副研究員李淑娟介紹,這種睡蓮的品種是由泰國科學家培育而來的“萬維莎”。雖然最初的母本植物是黃色,但引入近三年來都只開過紅色的花,從沒有過雙色的花瓣,這次開出的黃色花瓣可能是其植株的一種返祖現象。
返祖現象?很有科幻穿越色彩的一個詞啊。什么是返祖現象?是說下一代又變成祖先的模樣了么?如果是,那么我們是不是有可能生出猿人來呢?這事兒還真沒那么簡單。
返祖,英文是atavism,是由拉丁語“先祖”衍變而來。現代生物學將返祖現象定義為“生物體偶然出現了祖先的某些性狀的遺傳現象”。顧名思義就是現代的生物出現了以前的生物才有的特征,這里的“以前的生物”可以是幾百萬年前的生物,比如長著濃密體毛的猿人,也可以是若干世代之前的生物,比如新聞里提到的用做母本的黃色睡蓮。按照這個定義,我們現代人是有可能生出猿人的,但這個概率有多大呢?我們還要來看看返祖現象是怎么產生的。

我們都知道,生物的外表特征都是由基因決定的,但是具體到基因如何決定外表特征,還真是個很復雜的事。生物書里我們經常拿果蠅這種動物舉例,比如果蠅有一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A是顯性基因,表示出現紅色眼睛,a是隱性基因,表示出現白色眼睛,那么具有AA、Aa基因型的果蠅就是紅色眼睛的,具有aa基因型的果蠅就是白色眼睛的。
可到了真實生活中,科學家卻發現像這種由一個基因決定的性狀真是太少了,很多性狀,比如毛發特征、身材高低等等都是由許多基因共同控制的。假如生物的祖先具有的某一個特征正是由很多基因控制,但是在之后的進化中這些基因又恰好被分在了不同的個體中,以至于任何一個個體都不能同時擁有這些基因,于是這些后代就都不再有祖先的特征了。但正所謂造化弄人,說不定在很久之后的某一天,某一個新生命又恰好通過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無數代的遺傳湊齊了這些基因,于是這些基因再次聚首,共同表現出了祖先才有的特征,返祖現象就出現了。
除了這種由多基因控制的形狀外,我們也不能否認有一些性狀是由單基因控制的,那是不是說具有了這個基因就一定能表現出這個性狀呢?也不一定。因為我們的細胞核里有太多的基因了,如果每一個存在的基因都要表達的話,生物體早就亂套了。為了防止這種跟眼睛有關的基因在腿上表達的事情發生,細胞內還有一套“基因沉默”技術。我們都知道,基因要想表達,離不開轉錄和翻譯的過程。轉錄,即先以DNA為模板,在細胞核內合成相應的RNA的過程,翻譯則是RNA離開細胞核進入細胞質,以自己為模板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細胞的基因沉默,就是在由DNA轉錄成RNA的時候,在一些DNA上加上一個標簽,比如一個甲基,這樣轉錄的RNA分子就會避開這段DNA,相應的基因也就得不到表達的機會了。或者是通過細胞核內的組蛋白形成一個封閉裝置,將相應的基因封閉在里面,這個基因同樣也無法轉錄了。此外,現代研究發現,在由RNA翻譯成蛋白質的過程中,細胞也存在一些對RNA的調控現象,使得一些已經轉錄的基因無法表達。如果祖先的某個性狀也恰好被沉默了,那么雖然它的后代都帶有這個基因,但這個性狀同樣不會出現。但如果在某一代這個沉默突然被打破了,例如該加上的標簽沒加上或該行使封閉作用的蛋白沒起效,這個基因就再次得到了表達的機會,于是祖先的性狀就再次出現了。
綜上所述,返祖現象其實就是基因玩的一套把戲。從理論上而言,人是完全有可能生出猿人的,因為現代人和猿人都是由相應基因表達的結果。但從真實的世界來看,要想湊齊一個猿人該有的全部基因,并且都讓它們成功表達,這個概率實在是太小了,以至于我們認為它幾乎等于不可能。不過偶爾出現幾個祖先特有的形狀,比如長條尾巴、長著濃毛還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后,再補充一個小點,返祖現象雖然也是由基因引起的,但它不等于基因突變。返祖現象是原本就有的基因重新得到了表達,是一個“死灰復燃”的過程,而基因突變是通過基因結構上的堿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形成了新的基因,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