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你的音樂品味,暴露了你怎樣的性格?

    壞心情如約而至,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情緒低落。

    打開音樂播放器,塞上耳機,仿佛此刻只有音樂能夠治愈我們糟糕的心情。

    音樂是最能直接表達人類情感的一門藝術,當人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此刻心情時,很多人會選擇分享音樂或歌詞。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那么音樂和性格之間是否有著奇妙的聯系呢?

    ------------------------------------------

    < 聽音樂隱藏著我們怎樣的心理?>

    作者 | 芥末醬

    對大多數人來說,音樂可能只是個消遣的玩意兒。然而,從古至今一直有人堅信:聲音中蘊含真正的力量。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寫道:“音樂比其他任何東西都要強烈,音樂的節奏感、和諧感能深入人的靈魂。”

    而我們的身體本身就組成了一個樂團:心臟的跳動、大腦的運作節奏、肺部的呼吸、血液的流動......為了追求平衡,身體要努力與外部的節奏保持一致。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剛進入KTV時,聽到一首很帶感的歌兒。由于身體仍保持著平靜的狀態,外部強烈的音樂沖擊會使心跳不斷加速,導致腎上腺素快速分泌,更有甚者會感覺迷之頭痛、焦慮與緊張。而過一段時間身體適應后,又會慢慢恢復。

    當外部的音樂同我們的生理節奏一致時,我們會感到輕松和諧。

    這也是為什么催眠曲總給人一種若隱若現的虛無感,我想誰也不會聽著搖滾樂入睡吧。如果有,那一定是特別的存在。:)

    「聽曲尋友更加靠譜?」

    不少人把所喜愛的音樂類型當作自己的“標簽”,比如:

    聽民謠的大多數都是“文青”;

    聽古典樂的讓人感覺很“高雅”;

    喜歡搖滾的人都很“龐克”…

    作為人類表達情緒的“另類語言”,可能與每個人的性格相對應。而相同的音樂品味會像催化劑一般,促進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你最喜歡哪種類型的歌曲呢?

    喜歡古典音樂的人,通常性格會更為內向。

    他們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有著良好的自信和穩定的情緒。能夠以更加平和的心態來對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

    喜歡鄉村音樂、流行音樂(例如排行榜上的歌曲)的人通常較為傳統,做事循規蹈矩。

    他們進取性低,不喜歡與他人紛爭。很傻很天真,不喜歡把事情搞復雜。性格外向,情緒性較低,樂于分享生活點滴。

    喜歡爵士樂、藍調音樂的人具有高外向性,高情緒性。

    他們富有創造力、思維敏捷,同時也有著極強的自尊心。他們的進取性較低,愛自由不愿意被束縛,能夠隨遇而安。

    喜歡搖滾樂和重金屬樂的人通常很內向,還可能會受到缺乏自尊心的困擾。

    盡管這類音樂有時會給人一種很不友好的攻擊性形象,但研究者們卻發現這類音樂的粉絲通常都很彬彬有禮。

    喜歡民謠(獨立音樂)的群體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冷門的歌曲更是他們的心頭愛。

    他們具有較高的情緒性,在勤勉和溫和方面會稍遜一籌。被動、焦慮和缺乏自尊心則是他們的軟肋。

    所以,如果要想弄清楚某個人的脾氣和個性,不妨和他談論一下音樂。

    「音樂是新一代撩妹神器?」

    曾經有個小伙伴問我,要怎樣和不太熟悉的女生開始一段對話,又可以不令對方反感?

    心理學家稱,想要了解一個陌生人,例如是否有創造力、是否心胸開闊、是內向還是外向,只需要聽聽他最喜歡的10首音樂就知道了。

    根據音樂品位來揣測人的性格往往比依靠照片還準確。

    例如:

    “最近xxx出了一首新歌超贊的,你有沒有聽呢?”

    “你喜歡聽誰的歌呢?對,那首xxx超贊的!有沒有類似的推薦呢?”

    “手機里的歌聽膩了,想換一換,你有沒有好聽的歌兒分享呢?”

    我想,沒人會拒絕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吧。這樣一來,既可以打破尷尬的場面,又可以間接了解對方性格。

    「傷心的人更要聽慢歌?」

    除了思維活動之外,我們的心理也會被音樂影響。

    音樂治療師發現:巴赫作品中節奏緩慢的樂章可以刺激腦力工作者的大腦工作,某些爵士樂可以使機體強壯,而莫扎特的協奏曲可以改善記憶力......

    更有意義的發現是:音樂可以調節情緒,而且遵循“同質”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哀時聞哀曲”。

    當一個人傷心時,應該聽悲傷的音樂,將悲傷的情緒完全釋放出來。

    而你感到很焦慮或憤怒時,應該選擇激昂亢奮的音樂,使不安的情緒合理發泄。

    音樂與人的精神節律同步,有助于與人的情緒產生共鳴。當音樂與人的情緒產生共鳴后,便可以逐漸變換音樂的情緒色彩,變哀傷為優美抒情,變激昂亢奮為輕松愉快。在音樂的引導下,人的負面情緒可以得到發泄與調整,從而達到內心平靜。

    這個世界太危險,只有音樂最安全。

    塞上耳機,仿佛整個世界都是你的。

    此刻,你在哪里,聽著哪首歌?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號“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 發表于 2016-09-02 00:00
    • 閱讀 ( 75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