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一個人在臺前能給你多少正能量,意味著他在背后就要獨自消化掉等量的負能量。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去面對、消化生活中的許多不如意。境遇不好的人,大有人在。大部分人不會將那些負面的情緒盡數宣泄出來,傳染給身邊的人。
但是,有一種人,抓住一切的時機散播負能量,無論什么時候,永遠都有他不高興的事情。
跟他們待在一起,我們就像一個免費的情緒垃圾桶,被他們的負能量傳染,自己也變得不開心。
-------------------------------------------
< 為什么有些人會負能量爆棚? >
作者 | 二扔
某天,好久未見的同學聚會。一見面,大家歡聲笑語,想起過去的各種糗事,都忍俊不禁。然而,提到小時候大家的零花錢,有個姑娘就默默地拉下臉了。
“我小時候家里可窮了,才沒有零花錢這回事。”
大家看著氣氛不太對,就打打笑場:“哈哈哈小時候大家條件都不咋地,每天也就幾毛錢買個冰紅茶就是小土豪了。”
“是嗎?小時候沒喝過,不知道什么味的。沒辦法,窮人家的孩子就是這么可憐了。別說這些好吃的,如果不是咬咬牙,我估計連書都不用讀了”姑娘撅撅嘴,一臉憤憤不平。

“哎呀,現在生活不是好多了嗎!別想那些過去不高興的事情了,來,喝點可樂!”另一個姑娘看著氣氛越來越不好,只好出言安慰,轉移注意力。
“是嗎?我家里因為讀書現在還欠著好多債呢。我還不知道怎么還,生活真是太殘酷了。唉。太不公平了。唉。為什么我這么倒霉?唉”姑娘連嘆三聲,越嘆越大聲。
大家面面相覷,整晚陷入了尷尬……
身邊總是不乏這樣負能量的小伙伴。抓住一切的時機散播負能量,無論是客觀事實,還是埋怨別人,永遠都有他不高興的事情。
跟他們待在一起,日子過得突然就是如同世界末日一般,生活中似乎已經沒有任何值得期待的事情。只有,最糟糕的結果。

為什么會有人總是負能量爆棚?
「高情緒性,多愁善感,悲觀主義者」
他們往往是非常敏感的人。能夠細致地覺察到環境和人的細微變化,并對這變化抱有極大的憂慮或擔心。他們不能樂觀地去預判事情的各種結果,也不能客觀地接受他人做出超出自己預期的行為。
每當人或事超出他們的預期,感覺到了嚴重的失控。他們會開始陷入焦慮,煩躁。而負面的情緒又不能很好地進行控制。于是便向身邊的人宣泄自己的情緒。

「攻擊性、競爭性強,喜歡出手干涉」
這里舉個小例子。大家平時發朋友圈的時候,是否總有些不太熟的朋友喜歡在朋友圈留一些讓你real難接的話呢?
發個美食,他留言“你都胖成這樣了還吃?”;發個去菲律賓旅游的照片,他留言“菲律賓這么危險,小心被綁架。”;發個新包包的照片,他留言“這包都不流行了,現在打折很大很便宜吧?”……
總之,總有可以攻擊的事情。似乎自己分享一些開心的事情,他就非常難過。要不是比不上你,要不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長處。用負面的言語,把人打擊得體無完膚。并且,從不考慮場所或是對象,似乎自己是占據了真理的一方,有權發聲和干涉。

「自私自利,不考慮他人感受」
其實多愁善感的人不在少數,境遇不好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為什么我們認識到那么多人,卻不是每個都是負能量滿滿?
原因便是每個人的性格還有一點強烈的差異:宜人性不同。尤其是其中的同理心和利他,負能量爆棚的人尤其缺乏。
他們不能理解別人接收到自己負面情緒的時候也會同樣不開心,也不愿意花時間去了解別人是否不高興,或是談論這些事情,是否能對他人有其他方面的幫助。
簡單來說,就是吐槽完一時爽,別人一天就像火葬場。

「原生家庭成員的性格復制」
更深層一點來分析:如果觀察一下常常負能量,常常抱怨的小伙伴的家庭環境,不難發現,他們的家庭里總有個與ta相似的負能量者。
比如小到幾毛錢都要抱怨大半天的媽媽,或是認為社會各種黑暗各種不公平的怨氣爸爸。他自己便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幾乎一模一樣,甚至可能變本加厲。

「吐槽不如唱歌,負能量爆炸不如跳舞」
遠離負能量,日子想必也會更開心吧?
“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啊好風光~”
寫到這里,二扔突然想起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劇中的小燕子總是笑哈哈,向周圍的小伙伴們散播著正能量,天大的事兒到她嘴里都是屁大點兒的事:“要頭一顆,要命一條”。
這樣陽光燦爛的朋友,大概沒有人不喜歡了吧?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號“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