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會有新診斷的癌癥病人,而這些病人均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問題,尤其晚期癌癥病人,大多數都有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給患者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是難以承受的。
那么,如何做才能降低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呢?

(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我們需要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視覺模擬量表評分法,即采用10cm長的直線,兩端分別表示“無痛”(0)和“劇烈疼痛”(10)。被測者根據其感受程度,在直線上相應部位作記號,0為無痛,1-3為輕度疼痛,4-7為中度疼痛,大于7為重度疼痛,10為最痛或極度疼痛。準確的評估對選擇合適的止疼方法及止疼藥物的劑量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要把握疼痛的性質,絕大多數癌癥病人的疼痛是由癌癥疾病本身所造成的,但也有因手術、介入、穿刺或放療所引起的疼痛。因此,抗癌治療是解決疼痛的根源,但對于晚期癌癥患者,有些已無法接受抗癌治療,對于這些患者,選擇藥物止痛是其降低痛苦的主要策略。

(圖片來自網絡)
藥物止痛應遵循“三階梯”的用藥原則,而“三階梯”止痛方案的給藥原則是:1.階梯給藥。2.口服給藥。3.按時給藥。4.用藥個體化5.輔助用藥。
第一階梯:輕度癌痛,第一線鎮痛藥為非阿片類鎮痛藥,如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抗炎藥,必要時加用鎮痛輔助藥。
第二階梯:重度癌痛及第一階梯效果不理想時,可選用弱阿片類藥,如可待因,也可并用第一階梯的鎮痛藥或輔助藥。
第三階梯:對第二階梯鎮痛效果不好的重度癌痛,選用強阿片類如嗎啡,也可輔助第一、二階段的用藥。
當采用“三階梯”止痛方案不能達到有效止痛時,可采用神經阻滯療法、神經射頻、嗎啡置入泵或神經破壞術,神經破壞術主要針對晚期癌癥鎮痛藥治療無效、疼痛范圍廣泛、無條件經常行注射治療或直腸、膀胱括約肌已失去功能者。
有了以上的鎮痛方法,并不能完全解決癌癥患者的疼痛問題,主要原因是很多病人或家屬對止疼治療的認識存在誤區,從而拒絕止疼治療。他們認為癌癥疼痛是難以避免的,能忍就忍,或者擔心止疼藥只是剛開始時有用,慢慢耐藥就沒有效果了,還有病人主張止疼藥物應該在疼痛發作的時候吃,不疼時就不用吃了,甚至還有人擔心“會上癮”,這些給疼痛治療帶來一系列難題。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特別對于癌癥晚期病人,已經不再是治療癌癥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患者的生存質量,真心希望大家能重視癌癥的疼痛治療,降低癌癥患者的痛苦。
(作者:馬軍霞、麻醉主治醫生)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知識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