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道路上穿行著世界各地的汽車,德國的大眾、美國的福特、日本的豐田、韓國的現代、俄羅斯的……?奇怪,似乎從未在國內甚至在網上看到俄羅斯的汽車。作為一個老牌西方工業強國,戰斗民族在軍工業上非常強大,坦克飛機大炮衛星樣樣精通,為何卻沒有拿得出手的汽車品牌?

俄羅斯汽車市場發展回顧
了解歷史有助于分析現狀。其實俄羅斯的汽車工業發展很早,但由于戰爭不斷,軍用和商用汽車獲得了更多的政策和資源傾向,遠遠比民用汽車發展得快。

談到俄羅斯汽車,必須了解伏爾加和拉達。伏爾加在前蘇聯時期曾經被很多社會主義國家當做公務車,其政治地位之高不言而喻。那時,伏爾加汽車被譽為“蘇聯汽車工業的驕傲”和“社會主義的高級汽車”,出口到75個國家,受到世界各國廣泛認同。而拉達誕生于1966年,仿制了意大利菲亞特124的產品,1970年4月下線,之后的14年中產銷量達到1400萬輛,成為前蘇聯的國民車。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伏爾加在國內就相當于現在的紅旗、奧迪A6L,妥妥的大領導官車。不僅如此,這車還曾是我國自主汽車的一開始仿造的對象。國產第一輛小轎車“紅旗”,正是基于伏爾加汽車的圖紙打造而來。

然而從90年代開始,大眾、通用、豐田等車企開始在國內合資生產和銷售,桑塔納、奧迪100取代了曾經伏爾加的官車地位,性價比高的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也讓拉達完全失去了競爭力和市場。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設計、工藝和性能均落后的伏爾加也賣得越來越差。2011年7月,高爾基汽車公司表示從2012年開始,高爾基汽車廠主要開始組裝生產合資品牌的轎車,伏爾加牌汽車停產。拉達汽車,定位低端,又受到政策保護,目前在俄羅斯國內雖說還是賣的最好,但日子也不好過了。
俄羅斯汽車市場現狀
下表是俄羅斯汽車市場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的汽車銷量對比:

通過上表也大致可以看出俄羅斯汽車市場的現狀:
首先,俄羅斯整體車市在大幅下滑,非常不景氣。銷量前十五名中,只有三個品牌實現增長,排名還是中等偏下的,其余全部負增長。可以說,俄羅斯汽車市場正面臨著30年來最糟糕的局面。事實上,和其在國際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強勢地位相比,在烏克蘭危機、原油價格下跌、政治形勢緊張、盧布匯率震蕩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的俄羅斯的經濟明顯虛弱得多。

其次,排名第一的是其自主品牌,并且銷量遠超第二名。拉達是俄羅斯的國民轎車,銷量一直以來排第一,但現在也在下降。特別的一點是,韓國車是近年來該市場的第二大贏家,也是最大的國外品牌贏家。熱銷的Hyundai Solaris和KIA Ri,分別對應國內的北京現代瑞納三廂和東風悅達起亞K2三廂。這兩款車是銷量榜單的二三名。作為同平臺車型,兩款車在車身尺寸和動力性能等方面都差不多。
各國車系市場占有率

還有一個重要的數據表:2000-2014年汽車銷量統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是21世紀以前,俄羅斯汽車市場上幾乎只有本國品牌銷售;第二階段是從2000年到2009年,俄羅斯品牌的銷量慢慢下滑,進口品牌和在其境內組裝的國外品牌銷量不斷攀升,進口品牌增長更加迅猛,超過了本國品牌躍居第一;第三階段是2009年金融危機開始到現在,整體汽車銷量先是暴跌,然后又開始快速增長,境內組裝的國外品牌銷量后來居上,超過進口品牌,而其本國品牌還在下跌中。這說明,國外品牌已經占據俄羅斯汽車市場主導地位,并且在降低成本等因素考量下,正紛紛在其境內建廠組裝和銷售。

為什么“戰斗民族”缺少汽車品牌?
1. 外驅力有限——過分重視重工業軍工業,忽視民用汽車發展
從一戰到二戰,還有后來大大小小的局部戰爭,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似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尤其是在前蘇聯時期,計劃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國家長期注重重工業和軍工業的發展,政策和資源都傾向那邊,滯后了民用汽車的發展。并不是能造飛機大炮坦克,就能造出好車。軍工產品要求簡單耐用,皮實耐操,犧牲油耗和舒適度;民用車更注重實用舒適、省油、靜音和性價比等。前者是粗狂的,簡單粗暴的,后者是細膩的,人性化個性化的,兩者的設計理念千差萬別。

2.內驅力不足——國內外市場容量有限
國內市場上,俄羅斯人口也就一億多,汽車年銷售量200多萬輛,規模不小,但放眼世界,真不算大。而且家轎市場還是最近十幾年才真正發展起來。并且由于過去長期較弱的國民經濟背景,買得起車的消費群體一直以來也不多。也就是說,很長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國內的汽車市場是非常小的,就算這幾年不錯,也不過200萬,根本無法比肩中美德日等汽車消費大國。

國外市場上,歐洲那頭汽車強國林立,歐洲市場基本被德系和法系占據,美洲市場被美系和日系占據,東亞市場更不用說了。說白了,賣給國內賣不了多少,國外市場又擠不進去,本國車企發展的內驅力大打折扣。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么俄羅斯至今只有像伏爾加、拉達幾個略微出名的品牌,而沒有出現像中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一樣車企群雄并爭的局面。
3.產品力不足——市場競爭激烈,發展受阻
由于之前提到的各種內外部原因,俄羅斯汽車品牌的產品力發展不起來,在制造技術、生產工藝、設計規劃、商業管理和組織運作方面,也大大滯后于很多發達國家甚至是中國。從銷售榜單已經可以看出,高端車市場被德系奔馳寶馬奧迪霸占,中低端又有日系韓系占領,性價比頗高的中國軍團,像奇瑞、吉利、力帆等車企,也在深耕這個市場。如此一來,主打高端的伏爾加早已頹勢,中低端的拉達只能苦苦力撐,但也擋不住下跌趨勢。

綜上,俄羅斯的汽車品牌發展之路,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如果能擺脫目前政治上的泥沼,騰出更多心思專心發展經濟,相信水漲船高,未來俄羅斯的汽車品牌也能打響世界。(文/疆哥)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