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接觸就是那種容易搞砸,而且幾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情之一。大多數失敗的原因是因為那樣令人感到毛骨悚然;而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其實很少與別人進行長時間對視。這意味著,長時間一對一的對話往往伴隨著沉默,瘋狂的內心戲︰我應該現在看了嗎?再看一遍會不會太猴急?
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左顧右盼和目不轉睛地盯著之間的分界僅僅在一線之間——眼神接觸后從感覺友好到感覺怪異僅僅需要大約3.3秒的時間。使事情更加復雜的是,研究表明,當你中斷你注視的目光,你會變得更敏感︰最近一篇發表在《認知》雜志上,而克里斯蒂安·賈勒特(Christian Jarrett)亦在《BPS 研究摘要》上強調的一項研究發現,眼神交流能有效地劫持你的大腦,使你很難集中注意力做一些即使是很簡單的事情,譬如講話。

研究報告的作者,來自于日本京都大學的梶村昇吾(Shogo Kajimura)和名村道夫(Michio Naumra),招募了26 人來參與單詞匹配游戲,給他們某些名詞,讓他們說出對應的動詞(如,聽到“水”,就要說出“沸騰”或“潑水”)。同時,參與者們被指示去看他們面前屏幕上逼真的臉;其中的一些試驗,那些臉目視前方,外觀上與他們目光接觸,而其他的試驗中,臉的眼睛則看向一邊。
研究人員們將每一輪任務的難度混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使用一些很容易可以聯想到動詞(這被他們稱為“低檢索需求”)的名詞以及一些更難想(高檢索)的詞。一些名詞能特別清晰的聯系另一個特定的動詞,然而其他的名詞可能有任意數量個符合的動詞(分別稱為“低/高的選擇需求”)。舉個例子,如“牛奶”,是低檢索和低選擇需求名詞,“因為比起其他動詞,它緊密地與‘喝’聯系在一起,”賈勒特(Jarrett)指出。在這些范圍之外,“清單”就是一個高檢索和高選擇需求的名詞例子——如可以列個清單,寫一份清單,或勾選清單,其中沒有一個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明顯的聯系,或是贏過其它答案。
當他們分析受測者在單詞匹配任務中的表現時,發起人發現,當他們在進行眼神接觸時,受測者們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測試——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當測試中的單詞既是高選擇又是高檢索需求時才會出現這一現象。以下是賈勒特(Jarrett)對他們的結論的總結︰
梶村昇吾(Shogo Kajimura)和名村道夫(Michio Naumra)表示,由此可見,眼神接觸不直接干預與思想的過程,尤其是涉及動詞產生的階段——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在某些時候,在測試時,在從簡單到困難難度任務的跨越,會花費更長的時間。而相反的是,他們表示,眼神接觸將會更多地消耗一般的認知資源——舉個例子,比如在說話時,我們需要認真的聽取對方的意見,而其他特定區域的資源則變得更難以處理。這就是為什么,當你講的故事越復雜(或你正在找借口),你就越有可能需要中斷眼神接觸。
那么至少在別人對你產生疑惑的時候,讓這個行為成為與你交好的決定性一票——你可能看起來有些神秘,但至少不會說錯話吧。
蝌蚪五線譜翻譯自nymag,譯者 土豆同學,轉載須授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