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碩士張斌被發現猝死在馬桶上,年僅36歲。原因是長期加班到深夜,睡眠與休息嚴重不足。年輕科技精英過勞死是社會的最大損失,其悲劇一再重演,值得深思。我國需要加強與完善勞動法規,避免職工長期加班到深夜。同時,從事IT業的年輕科技人員也要爭取忙里偷閑,利用各種方法加強鍛煉,學會注意維護自己的健康。畢竟,在深圳這樣一個充滿高度競爭與誘惑力的現代化城市里,完全避免加班熬夜是不太現實的。
長期熬夜傷身,對大腦、心臟、肝臟、腎臟、血管系統、肌肉都有影響。大腦最為重要,在疲勞時可出現困倦反應等信號。相對而言,心臟的勞累容易被主人忽視,往往更為脆弱。人體心臟的大小和個人的拳頭相當,重260克左右。心臟周而復始地工作,每天約跳動10萬次,約向全身泵出10噸血液,不能休息片刻,甚至也不能打個盹兒。心臟的能量需求比身體其它任何器官都大,主要通過三羧酸循環與氧化磷酸化過程產生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供心肌細胞利用。心臟每天累計約消耗6千克ATP,是其自身重量的20~30倍,可見心臟好累。所以,過度勞累可致心力衰竭而猝死,具有潛在心臟疾病者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心臟過度疲勞會致血液流速低于正常,血液粘滯度增加,如果產生血栓會引起心源性猝死。心臟過度疲勞致血液輸出量不足,誘發冠狀動脈出現收縮性痙攣癥狀,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與猝死的重要原因。吸煙、酗酒和毒品都可刺激冠狀動脈產生痙攣,這是一些青少年猝死于網吧、歌廳的重要原因。故晚間長時間久坐不動者,切不可靠吸煙來解乏。心臟疲勞所致心肌電生理障礙,心率與心律發生嚴重紊亂,也可以產生心源性猝死。據統計,在所有的猝死病例中,七成以上是心源性猝死。
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日理萬機,經常工作到深夜,能夠保持充沛的精力與身體健康。兩位偉人年輕時就注意體育鍛煉,又經歷了萬里長征和轉戰陜北這樣的艱苦磨難,具有非凡的身心健康素質,同時也注意休息方式。據文獻介紹,兩位偉人注意在困倦時打個盹,或到室外散散步。困倦時打個盹,大腦與其它器官會抓緊時間進行休息與調整,及時恢復功能狀態。站起來散散步,有利于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對抗胰島素抵抗,給大腦、心臟這些高能耗的器官及時充電。現在,大量的年輕人需要整天坐在電腦桌前工作,疲勞時玩游戲,看新聞,可部分緩解精神疲勞,但組織與器官的新陳代謝還是處于抑制狀態。
久坐在電腦桌前工作的年輕人,每隔40~50分鐘要站起來走動走動,喝點開水,伸伸懶腰。醫學專家認為,人坐著,雙腳不要閑著:可經常進行類似于踩剎車的動作,讓腳趾頭動起來。隔一段時間可站起來操作。通過這些簡單運動活血化瘀,可達到規避胰島素抵抗與慢性疾病的作用。晚間長時間加班,再忙也要適時打個盹兒。外星人都知道,老虎困了也要打個盹兒,是不是?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