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個人主義=自私自利?這個鍋背的好冤

    每每說到中西方的不同,我們都會提到各自價值觀的差異——我們幾乎默認了西方文化是典型的個人主義文化,東方文化則是相對應的一種集體主義文化,身處這樣的大環境下,非我同類的“異族思想”難免會被扣上些冤枉的大鍋,像個人主義就是自私自利啦,像說個人主義正是資本主義國家腐朽的源泉啦……

    可它作為一種主流文化、作為一種人格特質,真的有那么糟糕嗎?而我們一貫尊崇的集體主義又真的這么神圣不可侵嗎?

    你知道什么是個人主義嗎?

    換句話說,當你罵別人不顧集體利益只想著中飽私囊,忍不住要給人扣上搞個人主義的大帽子時,你確定自己選對名詞了嗎?

    我們習慣了用“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但或許換種翻譯,“個體主義”更能讓人了解它。

    • 個人主義最開始的定義即是以個體自己為最終目的、認識到自我和自己的決斷以及不能容忍社會壓力之下的從眾的信念;之后又加入了重視個人尊嚴與自我發展、自主與個人隱私等概念,總而言之,個體是社會的基礎。

    簡單來說,我和你是不同的個體,我注重自己的利益沒錯,但我同樣也會尊重你作為個體的利益。#大家互不侵犯、皆大歡喜不是?這也沒毛病啊。

    說到個人主義,總繞不開它的“對立面”——集體主義

    • 與個人主義相比,集體主義更強調內團體為核心的信念,它關注內團體的目標與需要勝于關注個體自己,強調團體的規范與責任,而不是個體自身的快樂,并且樂于接受他人。

    多說無益,我們不妨做個對比,看下自己偏向哪邊。


    個人主義通常——

    • 具有較強的自我同一性;(認同自己是一個獨特的人)

    • 有自我實現的信念;(認為贏重于一切、競爭是自然規律)

    • 屬于內控性人格。(認為一個人的生活應該是不依賴于別人的)


    集體主義一般會——

    • 考慮到自己的行為或決定對他人的影響;(比如在進行重要的旅行前,會征求大多數家人和朋友的意見)

    • 能與他人共享物質與非物質資源;(比如當親戚有經濟困難,會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

    • 自我展露水平高,對社會影響敏感;(比如自己是否快樂很大程度取決于周圍人的快樂)

    • 有介入他人生活之感。(比如相對獨處,更喜愛與別人共度的時光,認為與他人共處更快樂的)

    #以上均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判斷,而是你會在多大程度上認同這種觀點

    看出來了嗎?二者本不是水火不容的立場,更像是程度軸上的不同拉力。人們對群體生活的依賴讓集體主義得以發展,但隨著社會異質化的發展,群體生活能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也在一點點減少,生態環境在變化、人口流動性在增加、農村向城市遷徙過渡……從遠古個人主義到集體主義再到新個人主義,你走到哪一環了呢?


    33IQ,在線思維訓練平臺。

    • 發表于 2017-02-26 00:00
    • 閱讀 ( 104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