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B姐今年最大心愿就是能找到一個適合的他,能陪我過以后的每個節日。
那什么是“適合”呢?用這句話比喻最恰當不過了: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愛錯了人,每天都是水逆佳節。

經常有女性朋友向B姐吐槽,感覺自己談戀愛好像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有他沒他好像并沒差。沒有驚喜、毫無樂趣、平平淡淡,少了那種踏實和安全的感覺。
提到安全感,B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裝×必備
安全感是一種感覺,是渴望穩定、尋求安全的心理需求。
它僅次于生理需求,排在第二位。可見,當我們滿足了正常的生存需要之外,我們更關注安全感的獲取。

我們的安全感主要來源于五大方面:情感、身體、收入福利、房子以及居住的生活環境。
當這些方面對身心產生危險或風險時,個體將產生無力感和不可控感,這會讓人們感到缺乏安全感。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對霧霾天氣產生不安感。
因為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威脅,而我們卻無法控制它,所以才會令人恐慌和焦慮。這是外部生活環境帶給我們的不安全感。

在情感上,我們經常發現有些人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即便戀人在身邊,也覺得心里不踏實,時刻擔心戀人會離開。
因為兩個人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的,當個體在親密關系中,感到戀情出現波瀾時,他們往往會選擇逃避或者不知所措,表現出深深的無力感:這段感情是他們沒有辦法來主導的。

在上一期的巴別大數據中,我們提到的:“尋求愛情中安全感的過程,在心理學上稱之為依戀。”
除了安全型(低焦慮和低回避)之外,癡迷型、回避型與恐懼型都屬于不安全型依戀風格。
那么,大數據下我們的安全感的分布情況如何?快來看看結果是否顛覆你的認知!
- 01 -
在親密關系中,女生更焦慮,男生更回避


總體來看,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對父母的回避程度最高,對戀人的焦慮程度最高。其中,在回避的維度上,男生在對待所有的個體都表現得更加回避;在焦慮的維度上,女生都表現得更加焦慮。
這似乎也印證了,在親密關系中:男生更加理性,女生更加感性。
男生在關系上更愿意保持回避狀態,在心理和情感上會更加獨立。不愿意輕易相信他人,渴望與對方保持情感上的距離。
而女生更害怕被他人拋棄,對影響親密關系的任何威脅都會感到不安與警惕,尤其在面對戀人時表現更為顯著。
為什么有些女生會喜歡翻看伴侶的聊天記錄,希望對方能夠向周圍朋友坦誠公布戀愛關系,再三得到“他是愛我”的肯定。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 02 -
河北人民最沒安全感,江西人民安全指數高

在地域的統計分析上,我們采用在依戀模式上的不安全感類型的占比來表示安全感的分布情況。
最缺乏安全感的省份,排名前三位分別是河北、吉林和安徽。其中河北省有高達91.25%的人群在與他人相處時,表現出的都是不安全的依戀類型。
分布圖情況與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影響程度存在極大的相似性。北方為重災區,其中最嚴重的省份是河北省,吉林和安徽的霧霾影響也不小。這意味著外部環境的安全感可能會對人們的情感安全感造成影響,讓人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而安全感最高的前三位分別是江西、福建和臺灣,居于南方的三個省份,說明宜居的生活環境能夠緩和人際之間的緊張狀況,人們更容易在情感中獲得安全的感覺。
- 03 -
北方人更愿意親近他人,南方人更希望保持距離

圖:依戀關系綜合評估測評報告截圖
評估依戀的維度分為依戀焦慮和依戀回避,并形成四方圖來表示四種不同的依戀類型。而研究者們希望用更加具象化的形式來解釋這種依戀程度,我們稱之為“心理距離”。
心理距離是指從原點到該分數點為半徑的弧線距離,也代表了對方在我們心中的疏遠程度。這樣一來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依戀關系。
例如上圖,在這些親密關系中,心理距離由近及遠分別是戀人-朋友-母親-父親。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男女生在對待不同對象時,所產生的心理距離并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在地域方面,南方和北方人有著不一樣的表現。
在面對父母和戀人時,南方人會更有距離感,心理距離會更遠。他們無法完全的依戀和信任他人,更加獨立和內斂。而北方人的心理距離會更近一些,他們更愿意信賴至親。
“北方人更粗獷,南方人更含蓄。”從這一點上可能更容易理解不同地區的人們在依戀模式上的區別。
- 04 -
依戀會影響哪些方面

個體的依戀風格影響著個體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很多方面,心理學研究者也對此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婚姻質量、人際關系、心理健康、嫉妒心理,甚至是手機成癮等因素都與個體的依戀風格緊密相關。
不安全的依戀類型在這幾個方面的表現都會比安全型個體差。在三種不安全的依戀類型中,所采取的行動和反應會有所不同。
比如嫉妒心理。有些人會覺得”吃醋“是對方愛自己的表現,那么是否依戀回避高的個體就不會嫉妒呢?當然不!
依戀回避和依戀焦慮得分高的個體,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愛情嫉妒。
但不同的是,在戀愛中具有獨立性的回避型個體,在產生愛情嫉妒心理時,并不會采取過激的行為,而更傾向于逃避或者采取積極的行為解決問題。而依戀焦慮的個體更害怕失去對方,所以產生的嫉妒心理更強烈,對于戀人接觸的異性也會越敏感和多疑。
而在手機成癮方面,研究發現不安全型依戀,尤其是恐懼型和癡迷型依戀(高焦慮)的個體更容易對手機強烈的依賴。如果你發現自己好像離不開手機,很可能是因為是你有著不安全的依戀模式。
- 05 -
只有安全型的個體才會更幸福?
從依戀理論可以看出,成人依戀是指成人對其童年早期依戀經驗的回憶和再現。這表明我們現在的依戀模式是建立在童年依戀經驗的基礎之上,可以看出童年階段在成人依戀形成和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早期的教育和教養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是否只有安全型個體在一起,才會更幸福呢?并不是這樣的!
心理學家Rainer的研究中發現,不同依戀類型的夫妻結合,婚姻滿意度會存在不同。

妻子安全型&丈夫回避型=妻子婚姻滿意度最高
妻子安全型&丈夫癡迷型/妻子恐懼型&丈夫安全型=妻子婚姻滿意度最低
妻子安全型&丈夫安全型=丈夫婚姻滿意度最高
妻子安全型&丈夫癡迷型=丈夫婚姻滿意度最低
看完這張圖,B姐似乎知道自己要找什么類型的男票了...

B姐,那么面對不同類型的對象,該如何相處呢?
咳咳,戀愛是門必修課,需要每個人自己去經歷和體驗,相互磨合和適應,畢竟戀愛是兩個人的事。
(作者:B姐,來源:iambabie)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巴別心理所(ID:iambabie)。
有趣的心理學社區。帶你深入發掘自我,審視自己的人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