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醫療技術進步飛快,醫療事故卻難以杜絕?

    前段時間,一起發生于浙江的嚴重醫療事故,在短時間內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由于醫院的技術人員在進行體外的治療性操作時嚴重違反流程,導致其中一名感染了HIV的治療者的血液與其他治療者的血液相混合,最終使多名治療者感染HIV。事件一出,不少人在為如此嚴重的醫療事故感到嘆息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為什么醫療技術的進步如此之快,但醫療事故的發生卻往往難以避免?

    實際上,醫療事故的頻發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對某些醫療事故而言,強化規章制度、改善當前流程的不合理之處即可避免;但有些類型的醫療事故,則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找不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為什么會發生醫療事故?

    在如今,“醫療事故”更多地是指由非不可抗力因素(例如人員、操作流程、治療手段與藥物)所導致的有著惡性后果的醫療事件,雖然并非所有的醫療事故都有著嚴重后果,但由于它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每一起醫療事故都值得所有人嚴肅看待。一般情況下,醫療事故產生的原因可以歸為以下幾種:

    規章制度存在缺陷:醫院自身制定(或是由國家制定)的規章制度是保障醫療活動正常進行的前提,因此一旦此類制度存在嚴重缺陷,醫院即有發生醫療事故的風險。一般情況下,醫院在無菌操作、醫護人員輪班和休息、醫療步驟及流程等方面所存在的制度缺陷,更容易釀成醫療事故。

    醫護人員操作失誤:由于幾乎所有醫療過程均需醫護人員參與,而醫護人員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犯錯幾率,因此醫護人員操作失誤導致醫療事故也并不少見,有時此類醫療事故還會更加嚴重。例如前面所述的醫療事故中,治療者感染HIV即是因為醫護人員在關鍵步驟的操作存在嚴重失誤。

    醫療設備、用品等出現問題:醫療設備和用品一直以來都在醫療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無論是醫院還是醫護人員,都有核查醫療設備和用品的安全性的義務。在某些醫療事故中,醫護人員未能察覺醫療設備(及用品)存在的明顯可被發現的問題,或是采用了某些未經過監管部門批準且不能證明其合法性的醫療設備(及用品),一旦出現問題,醫療機構便很可能要對此負責。

    而在實際發生的醫療事故中,上述因素可能會同時存在,1984年于美國發生的Libby Zion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該事件中,受害者Libby Zion因感冒而就診于紐約的紐約醫院,但接診她的兩位住院醫師(醫生在實習后期階段被稱為“住院醫師”)因工作極度疲勞(在當時,美國住院醫師實習往往工作量非常大,住院醫師難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而在未詢問其最近用藥的情況下給Libby Zion使用了鎮靜類藥物,不幸的是,住院醫師所使用的鎮靜藥物與Libby Zion按其他醫生醫囑所服用的抗抑郁藥發生了嚴重的相互作用,她也因此在第二天早上病情急劇惡化,不治身亡。在最終被認定為嚴重醫療事故的該案中,住院醫師實習規章制度未能保障住院醫師在診療之前得到足夠休息,而陷于過度疲勞中的住院醫師又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導致患者死于非命。

    醫療事故為何難以避免?

    眾所周知,最近幾十年來,醫學進入了一個突飛猛進的時期,相當一部分在以往被視為“不治之癥”,或是需要極度危險的治療才有可能保命的疾病,在如今都可以通過較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而最終痊愈。不過,在醫學突飛猛進的同時,人們原本所期望的“醫療事故能夠得到避免”,卻并沒有能發生(盡管醫療事故在近些年來已經大為減少)。

    在很多人看來,醫療事故本身具有一個特殊的特性——所有醫療事故的發生,都基于診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或是醫療機構的失職或失誤,因此醫療事故的完全避免是可以發生的。不過實際上,由于診療過程本身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避免醫療事故往往并不會如此簡單。例如下面的這些因素,就會或多或少地干擾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從而使醫療事故難以杜絕:

    人類犯錯的不可避免性:諸多診療過程均依賴于醫護人員的參與,而人類犯錯是完全不可能避免的,因此診療過程出現失誤在理論上是一定會存在的,而且這種失誤的發生還會具有不確定性。正是因為這一點,諸多由于操作失誤所造成的醫療事故(例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那起醫療事故)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完全避免。

    醫療領域的“灰色地帶”:在診療過程中,某些處于“灰色地帶”的行為往往會稱為醫療事故頻發的原因,并且也會使醫療機構在醫療事故判定之中處于不利地位,但這些行為卻恰恰難以消除。例如超適應癥用藥(指醫生因患者病情需要,使用并未獲準治療該病、但事實上對治療該病有益的藥物)和購入國內未批準藥物(有些疾病可能需要使用國內尚未批準的藥物,這些藥物少部分經由合法渠道進入國內,但絕大部分則利用法律的“真空地帶”來運輸和使用)這兩種行為即是典型的“灰色地帶”,但完全禁止此類行為又并不可能(因為一旦禁止此類行為的發生,某些疾病可能會在國內變為不治之癥,患者只能尋求境外的醫療服務)。

    盡管在如今,醫療事故的發生已經越來越少見,而更多一度被炒作為“醫療事故”的事件最后被認定為非醫療事故,但醫療事故的發生依然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因此,避免醫療事故發生這一艱巨到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將仍會是短期內醫學界所奮斗的目標。希望在不久后的將來,我們能夠將醫療事故的發生率大幅降低,避免悲劇的發生。

    • 發表于 2017-02-26 00:00
    • 閱讀 ( 95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