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中國古代的“兩會”什么樣?

    古代的“兩會”和現代的兩會叫法不同,時間也不同,但會議內容都差不多,主要是圍繞著總結和發展;古代每逢新年舉行“大朝會”,是始于西周的一種禮儀規格最高的朝儀,秦漢直至明清,歷代承襲不衰。

    所謂“大朝會”,即百官朝見天子。

    《周禮·春官·大宗伯》載:“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這便是對百官朝見天子的解釋。諸侯、百官朝見天子的時辰是早晨,故稱之曰“朝”.

    天子接見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是“圖天下之事”,同時詢問地方的治理情況,謂之“圖考績”,類似今天對各級官員的“績效考核”或曰“目標管理”.

    在周代,天子詢問諸侯國內的治理情況,諸侯需作詳盡匯報,故諸侯朝見天子亦稱“述職”,相當于今天領導干部一年一度的“述職報告”.

    這“述職”一詞自古便有之。《孟子》有載:“諸侯朝天子曰述職,一不朝則貶其爵,二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六師移之。”

    可見“大朝會”既是一種禮制,也是天子對諸侯的一種約束。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根據鄒衍“五德終始說”,認為秦主水德,按“五行”水行配亥月(十月)與子月(十一月),故頒令以十月為歲首,“大朝會”定在新年亥月初一即正月旦舉行。

    為擴大元旦“大朝會”,體現皇帝臨朝時的莊嚴肅穆與盛大氣派,秦朝修建起富麗堂皇的朝宮前殿,名曰“阿房宮”.

    此后,凡大秦重大國事,如議帝號、立郡縣、車同軌、書同文等均在此朝堂前殿頒布。

    西漢前期沿用秦朝舊歷,亦以十月為歲首。

    漢興之初,劉邦與大臣們不懂朝儀,遂命秦朝舊吏叔孫通參酌秦法制訂漢朝的“大朝會”儀式。朝會地點初在長樂宮,后改未央宮。

    漢高祖七年,長樂宮建成時,在此舉行的“大朝會”記載于《史記·叔孫通列傳》。朝會在天色微亮時由禮官引文武百官依品級進入殿門。宮殿中陳列著車騎兵衛及各色旗幟、儀物,禮官傳言“趨”,文武百官即整齊有序地依次疾步前行,東西向分班排列。

    劉邦則在一片鐘鼓禮樂聲中,由內侍簇擁著乘輿臨朝。此時,百官自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官吏皆以次奉賀(貢獻禮物)。禮畢置酒,以尊卑次起上壽。

    朝會后劉邦大喜過望地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漢官典職儀式選用》列舉參加“大朝會”的人員為“……公、卿、將、大夫、百官各位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見屬郡計吏,皆見……宗室諸劉會,萬人以上。”

    漢武帝時改易正朔,以正月為歲首,“大朝會”相應改至正月初一舉行。此后,歷代相沿襲。

    東漢時的歲首“大朝會”,皇帝幸德陽殿臨軒受賀,公卿將相大小百官及地方各州郡長吏、諸少數族酋長、使臣均奉貢進表拜賀。當時,地方州郡的朝貢之物按轄地人口計,每人每年六十三錢獻給朝廷,曰“獻費”.

    漢代的“大朝會”中還有一項“年終考計”制度,地方州郡的“一把手”或主要僚屬需帶上“計簿”(“統計報表”),到宰相府上報年度的“地方政績”,名曰“上計”.

    也就是說,你得上報一下轄區去年的GDP與財政收入,讓朝廷從中考量你這個地方官是“稱職”還是“不稱職”?至于那“統計報表”中究竟有多大的“水分”,大概只有天曉得。

    這一“上計”,有時還由皇帝親自出馬“受計”,就是直接聽取地方官吏的匯報。此制到隋唐時稱為朝集,漢時的“上計吏”亦更名為“朝集使”.

    宋代之后,各王朝仍仿效前朝行“大朝會”之禮。

    北宋新年初一朝會時,百官朝服依品階班立,各路舉人解元亦隨同冠服位列,由“朝集使”更名的諸州“進奏官”則各執方物入獻。

    明代新年初一“大朝會”則由錦衣衛陳設鹵簿儀仗,教坊司陳列大樂,禮儀司陳列諸國文書、賀表、貢物,還設糾儀御史糾察百官,監督那些站久了愛打瞌睡或交頭接耳聊私的。待時辰一到,皇帝升座,鼓樂齊鳴,百官跪拜致賀,行禮如儀。禮畢則群呼萬歲、萬萬歲。

    清代的新年初一“大朝會”在氣勢宏偉的太和殿舉行,其儀制大體仿自明代。

    • 發表于 2017-03-09 00:00
    • 閱讀 ( 66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