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共享經濟”的討論非常多,也有不少地區展開了“共享經濟”相關行業的試點和探索,“共享汽車”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之前就有比如“共享單車”、手機APP預訂車位等。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或許下面的這句話更符合現代人們的想法,“給我一部手機,我將帶你浪遍整個世界。”
共享汽車受歡迎的理由顯而易見,一是方便:下單開車、停車走人都可以在手機上一鍵完成;二是便宜,目前共享汽車費用比打車、租車都要便宜很多。但不可否認,城市推行“共享汽車”,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在限行、限購的大背景下,有駕照無車的民眾對“共享汽車”存在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在這巨大需求推動下,必會加劇城市道路擁堵。
MITSenseable城市實驗室坐落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主樓里,實驗室里放著無人機模型和各種硬件裝置。MITSenseable城市實驗室專門從事城市數據的可視化研究,就是通過無數傳感器收集數據,然后將這些數據可視化,來展示城市的運行,以及研究如何才能改進城市。MITSenseable城市實驗室主任卡羅·拉蒂說:“現代城市正在發生的一個巨大變革,就是數字世界和真實世界之間的聯接越來越緊密。經過調查,紐約市的可分享性最高,達到95%。而倫敦和柏林最低,目前只有60%的乘坐共享潛力。”MIT城市實驗室和新加坡、哥本哈根、舊金山等多個城市在交通、能源和環保等領域展開了許多合作項目。Uber一直在緊密追蹤實驗室的有關研究,卡羅·拉蒂說:“我們已經和Uber共同展開一個合作項目。”
為了找到分享潛力,該團隊努力為所有正在研究的城市創建一個共享性分數。得分是根據城市面積,城市的出租車密度,平均車輛速度和對最大延遲度的容忍力。幾年前,MIT城市實驗室開啟了HubCab項目,這是一項交互視覺作品,展示了一年之內紐約市內一共發生的1.7億次出租車行駛路線,可以同時看到每輛出租車上客和下客的地點。“HubCab可以讓你非常準確地標記出租車上下客的時間和地點,”卡羅·拉蒂說,“通過研究這些數據,我們證明了有大量空余出租車資源都是可以通過拼車來實現共享的。”一方面,汽車已經成為現代城市最不可缺少的一環,但另一方面,汽車利用率驚人低下。美國汽車平均每天95%的時間都在閑置。
MIT城市實驗室的分析顯示,在現有的服務質量和等車時間保持不變的前提下,紐約市的出租車線路可以通過拼車削減40%,交通費用和污染物則可以削減30%。Uberpool已經成為新的殺手級產品,人們真的很熱衷于共享汽車。
共享經濟的核心特點之一是資源的節約和利用。從網約車、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創新的力量真實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點是值得鼓勵的。當下共享汽車必須走出一條適應本土法律且能持續盈利的運營道路,否則必然會被淘汰。(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