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越來越重視身心健康,不但樂于在早上打太極還喜歡在晚上練習廣場舞。這還不夠,大爺大媽們開始流行“喪尸爬”鍛煉了!據說參與該運動的大媽們戴著手套,彎腰弓背在地上爬來爬去,場面壯觀。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看了這幅圖后,不乏質疑之聲,這種爬行鍛煉真有健身效果嗎?人類從爬行演變到直立行走,難道要倒回去?
爬行運動實際上是仿照古五禽戲,通過模仿動物的爬行動作來達到健身目的,爬行健身還是有一定的好處!人類站立時,脊柱擔負起了全身60%以上的重量,所以它是身體的一個薄弱環節;直立姿勢使大腦處于人體最高位置,導致大腦極易缺血缺氧;由于心臟只進行一些極度縮小了生理強度的慢性運動,也使心臟的適應能力逐漸減退。
這些都容易使脊柱、大腦、心臟發生疾病。生理學家認為,冠心病、高血壓、脊椎病、關節炎、內臟下垂等疾病都與直立有關。
直立是人必需的姿態,但為了身體的健康,不妨給身體一個回到“原始”狀態的機會。
爬行的好處:
通過爬行,可將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以減輕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腰椎的負荷,故對防治腰椎部疾病、腰肌勞損以及多種頸、肩、脊柱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爬行時心臟、頭、頸位置與軀干幾乎水平,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心腦血管及頸部血液供應,對防治心腦血管病、頸部疾患有一定功效。
爬行對血液回流障礙導致的痔瘡、下肢靜脈曲張等也有改善作用。爬行還需四肢協同運動,對鍛煉頸、肩、背、雙臂等部位肌肉有益。
爬行健身的注意事項
注意爬行前做好準備活動,徒手操或熱身跑5-8分鐘,步行40-50米;運動后要做整理活動,自我按摩或放松練習3-5分鐘,慢走50米。
宜在空氣流通、有地毯的室內或平坦、有草坪的室外進行(沙灘也可)。練習者衣履要輕便,應佩戴必要的護具,如爬行場地在硬質地面上要注意佩戴護膝和手套。清理好場地,注意安全。
運動量安排要因人而異,逐漸遞增。做好健身監護,練習前后應測試脈搏。以練習后5-10分鐘時的心率比平靜狀態增加10-20次/分鐘為宜。
爬行速度不宜過快,想站立時,切記不可馬上站起,要由爬式先改為坐式,慢慢站起,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腦瞬間缺氧暈倒。
患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和眼部疾病者及手、足、膝部有炎癥、壞疽、感染、化膿性疾病患者,不宜進行這項運動。
肩周炎、肌肉勞損和頸椎椎間盤突出的病人不適宜爬行運動。
高血壓病人下蹲時間較長時,猛然站起易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因此爬完起來時,要注意緩慢起身。

爬行健身的方法:
爬行健身的方法主要分跪爬(或叫手膝爬)和手足爬兩種姿勢。一般采用手足爬行鍛煉的比較多,對膝關節的保護比較好。
跪爬。是以兩手和兩膝著地,手膝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
姿勢:頭抬起,五指分開著地,兩臂與肩同寬,兩膝著地,與肩同寬。
手足爬。是以兩手和兩腳著地,手足交替依次爬行的方法。
姿勢:頭抬起,五指分開著地,兩臂與肩同寬,雙足著地分開約一肩半寬,腳前掌著地,膝微屈。
鍛煉方法:
場地較大時:每次爬行20-30米(或5分鐘),俯在地上休息2-3分鐘,然后重復,連續3次為1組,共做3組。
場地較小時:先向前爬一個8拍,然后向后爬一個8拍,交替進行各4個8拍。左右橫爬,先向左橫爬一個8拍,再向右橫爬一個8拍,交替進行各4個8拍。完成后為1組,休息2-3分鐘,然后重復,共做4組。
鍛煉時跪爬和手足爬可分開練習或交替進行。每周至少鍛煉3次。爬行姿勢宜多變,方式要靈活多樣。可選用直線向前爬,也可慢速向后爬,或左右爬、曲線爬、環形爬等。以減少鍛煉時的枯燥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