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歷史上最作死的朝代,最后把整個的國家都作沒了

    公元1644年4月25日,農歷甲申年三月十九,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自縊殉國,史稱“甲申國難“。

    《明史》編纂歷經四個皇帝九十四年才成書,在編寫《明史》時做了大量篡改和銷毀工作。即使如此,勝利者對明朝的評價也十分中肯: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但是這么牛掰的一個王朝怎么就滅亡了呢?很多明粉會被個問題問得啞口無言。是呀,明朝既然那么強大,怎么會滅亡了呢!?被一個生活在白山黑水,生產力落后靠著十三副鎧甲起兵的女真給滅了?

    為什么。

    這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不好意思我前面廢話了。

    (圖)崇禎皇帝朱由檢

    從明朝內部看,首先是前朝積弊已久。有幾個說法很流行,“明亡于天啟”,還有個更夸張“明亡于萬歷”。

    但這些都說明了一點,明亡與她長期腐朽紊亂的朝綱有必然的聯系。

    宦官專政,王振、劉瑾和魏忠賢這類禍國殃民的巨閹個個死不足惜。

    另外還有自上而下形成的一套潛規則式的貪污納賄。農民出身的太祖皇帝建國起,對官員十分苛刻,正常發的工資很難養活一大家人。

    上有對策,下面自然有政策,貪!

    崇禎撥去陜西賑災的銀子,貪!

    撥去大同的軍餉,貪!

    這下好了,平民沒活路,揭竿而起,成就了李自成。當兵的不打仗了,專門欺壓百姓甚至殺良冒功。

    當然不止貪官,明代官員系統臃冗,也是一個麻煩,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案察使司分管政、軍、刑,雖然有利于分權監管,但卻不利于統籌。在明后期把問題凸現出來,流動作戰的農民軍滿中國跑,可是軍隊只能在自己的防區,軍隊補給又要協調其他部門,以致于后來出現了三邊總督,五省總理。

    正是因為整個朝廷自上而下的冗雜混亂的利益牽扯,一步步把帝國推至毀滅的深淵。

    (圖)明朝

    其次是南明時期的內部分裂,抵消了抗清力量,將轟轟烈烈的復明事業毀于一旦。

    我了解過很多穿越類抗清復明的小說,也看過一些,在此為避免廣告嫌疑便不列舉。他們大致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利用“科技興明”。在那個時期,只要擁有一支先進的裝備的軍隊,一定所向披靡,復明事業風生水起。隨著對南明了解的深入,現在看來大可不必。在南明時期,明軍擁有的軍事力量絲毫不遜于滿清、李順、張西。

    直到1654年,永厲八年,順治十一年,若是會師長江成功都有可能轉機。

    再或者孫可望在1657年幡然悔悟,一心護國抗清,一切都有可能。

    然而,南明從弘光到永厲幾個小朝廷,幾乎都是因為內部分裂,而被滿清依次殲滅。

    弘光時期,江北四鎮總督黃得功、劉良佐、高杰、劉澤清因擁立福王獲得“定策”的功勞,擁兵自重,飛揚跋扈,氣焰十分囂張。督師大學士史可法引用圣旨講話,高杰當面頂撞:“旨旨旨!什么旨!?你看看皇極殿現在有人在嗎?”,皇極殿也就是現在故宮的太和殿,可以看出高杰是多么猖狂。

    黃得功有一次聽使者宣讀詔書,覺得詔書內容不和自己意,不待讀完便站起來,扯起桌布,一把掀翻書案大罵道:“滾,快滾!這都是些什么詔書?”。在封建皇權時代都敢如此桀驁不遜,可見當時四鎮總督的猖獗。

    之后清軍分三路南下,四鎮兵馬長期壓榨地方,百姓望風歸附。加之左良玉部謀反,南京告急,史可法方寸大亂,唯有死守揚州,隨之而來的就是滿清軍隊在煙雨揚州大肆屠殺十天,史稱“揚州十日”,緊接著,南京淪陷,弘光被俘。

    弘光之后本應趕緊收拾殘局,舉國抗清,然而又出現隆武政權和魯王朱已海的爭力。當時的明朝廷文武官員的升遷基本不是以抗清的功勞為依據,反而是倒戈相向自己的兄弟政權,進行內部傾軋,被清坐收漁翁之利。

    隆武政權覆滅之后,永厲朝廷依舊一片紛爭,直到最后,好不容易只剩大西軍余部支持。然而孫可望妄圖篡位,又分裂成兩股勢力。李定國擁立護住昆明,用三萬軍隊擊潰李定國十萬大軍。雙方再次內部互斗,消耗了南明朝廷自身實力。

    史實證明,明朝軍隊的實力一直不弱,從1651年開始對展開一系列反攻戰爭取得豐碩的成果。劉文秀收取;李定國先后桂林大捷收復廣西全境,衡陽大捷,收復湖南大部分地區,擊殺清軍主將尼堪,打破滿清鐵騎不可戰神的神話。

    直到孫可望嫉妒李定國功勞,把李定國支配走,延誤戰機,給了清軍喘息機會。

    總結南明二十幾年,一直糾纏在武將互斗,文臣黨爭的陰影里,縱使有堵胤錫、李定國這樣的護國之才,也難以對抗大部分自為自己私利著想的誤國之臣,何不悲呼!

    (圖)南明,1650年11月形勢

    統治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崇禎皇帝疑心過重不能否認,誤殺袁崇煥的責任也不可推卸。包括南遷,議和等政治機遇都沒把握住,亡國之君,不可原諒。

    若是他南遷,至少能保住半壁江山,不會出現南明為擁立而分裂,如果議和,也能騰出手來一心剿殺李自成。

    而后南明小朝廷的一眾皇帝,弘光偏安東南一隅,沉迷酒色。

    始一登基,不思國恨家仇,便派官員四處收羅民間美女。“癡如劉嬋,色如隋煬”。

    永厲皇帝也十分柔弱,整個皇帝生涯幾乎都在逃竄,從肇慶到桂林從桂林到龍安,然后到昆明,直到被趕到緬甸去。終究身死國滅!

    一個時代的覆滅,并不是一個時代的興起。

    清廷是在屠殺中建立起來的,然而多爾袞游刃有余的政治手腕和御將之才也十分了得。

    他一邊拉攏漢族官員,許以重諾,分化明廷。

    明朝投降的漢奸也功不可沒,明朝的大炮,火槍都被清軍利用,成就了清朝的國祚。

    (圖)明朝衣冠

    明亡,亡于自身,是自身的腐朽,內部的斗爭把她葬送進歷史的火海。

    今天,我們在唏噓之余,也需以史為鑒。

    明朝的內部斗爭無非是官員無視國家大利益,而重視集團化的小利益。只求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管他誰坐江山。

    這是普羅大眾對國家意識的淡薄,這些人心中只有家而沒有國!

    心系祖國,一致對外,才是國家強大的根本!

    歷史大學堂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鍋盔灌涼粉

    • 發表于 2017-04-08 00:00
    • 閱讀 ( 94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