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強降雨持續登陸我國南方地區,廣西中北部、湖南、江西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等地部分地區均出現暴雨或特大暴雨。
目前,多日的暴雨肆虐已導致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多個水文站超警戒水位,湖南、廣西、江西等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
另據國家防總消息,今年長江“第一號洪水”于昨日已經形成,國家防總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
我國暴雨洪水的特點

(圖片來自網絡)
防洪安全是水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尤以暴雨及其徑流形成的洪水為甚。
主要江河流域雨季暴雨頻頻,內澇和洪水嚴重威脅流域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破壞了流域的生態平衡,阻礙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保障防洪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

(圖片來自網絡)
暴雨洪水的特點
● 季節性明顯,時空分布不均勻
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北移、南撤過程,我國雨帶也南北移動,出現明顯的季節性特點。據統計,4—10月全國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0%以上。
● 洪水峰高量大,干支流易發生遭遇性洪水
我國地形的特點是東南低、西北高,有利于東南暖濕氣流與西北冷空氣交綏的加強,地面坡度大,植被條件差,造成匯流快,洪水量級大。
我國幾條主要河流面積較大,干支流洪水經常遭遇,區間來水多,洪峰疊加,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暴雨洪水。

(融水縣洪水,居民乘船出行,圖片來自網絡)
● 洪水年際變化大
我國七大流域洪水年際變化很大,各年洪峰流量相差甚遠,北方比南方更明顯。
● 大洪水的階段性和重復性
從時間上講,較長時間觀察看,在許多河流上一個時期大洪水發生的頻率較高,而另一時期頻率較低,頻發期和低發期呈階段性的交替變化。
從空間上講,我國暴雨洪水的發生與當地的天氣和地形有密切關系,凡是近期出現大洪水的流域和區域,歷史上也都發生過類似的大洪水。
暴雨洪水是如何產生的呢?

(圖片來自網絡)
我國位于歐亞大陸的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跨高、中、低三個緯度區,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冬季吹北風,空氣干燥,全國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夏季吹南風,空氣潮濕,雨季多發生在這個時期。
我國暴雨洪水頻繁主要受季風影響,具體而言,成因有三:
● 強降雨集中出現
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季風氣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濕潤高溫時期,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6—9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至80%。

(圖片來自網絡)
● 季風雨帶遷移
季風雨帶的季節性位移導致降雨地域的階段性變化。夏季風始于5月,由南向北推進,在北進過程中有3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和2個躍進階段,相應有3個雨季,即華南雨季,江淮梅雨季,華北東北雨季,此時季風達到最強盛。
● 臺風頻繁活動
直接由臺風形成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遼寧等省(區)沿海地區和臺灣、海南等省份。
臺風在東南沿海登陸后,一般轉向北上,風速逐漸減緩形成低壓,若與北方冷空氣結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圍的暴雨洪水,在北方的暴雨洪水中占有很大比重。
暴雨洪水的類型

(圖片來自網絡)
雷暴雨洪水
也稱驟發暴雨洪水。局部地區因強對流作用,挾帶水汽的氣流急速上升而產生雷暴雨。這種雷暴雨的特點通常是歷時短、雨強大、雨區小,常在小流域上造成來勢猛、漲落快、峰高量小的洪水。

(圖片來自網絡)
臺風暴雨洪水
夏秋季在亞洲大陸東南側沿海地帶因臺風產生暴雨而造成的洪水。與臺風暴雨洪水相似的還有,大陸上低渦由于在移動過程中不斷增強形成暴雨而引起的洪水。

(圖片來自網絡)
鋒面暴雨洪水
因冷暖氣團交綏而產生的暴雨引起的洪水,鋒面雨一般歷時較長,雨強較小而降水總量大,它形成的洪水在中小流域上也往往表現為峰低量大,但在大流域上則可能出現較大的洪峰與洪量。
由于它持續時間久,覆蓋范圍大,往往形成組合型天氣系統的暴雨洪水,造成較嚴重的洪水災害。
遇到暴雨天氣、洪澇災害,
你該怎么辦?

(圖片來自網絡)
暴雨期間:
一、盡量減少外出,如必須外出,應繞開積水嚴重的地方,最好走路中央。
二、遠離高壓線塔和折斷的電線,不可觸摸或接近。
三、房屋進水,應立即切斷電源和氣源。

(圖片來自網絡)
受到洪水威脅時:
一、若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的向山坡、高地處轉移。
二、受到洪水包圍時,要盡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坐水上漂移。
三、來不及轉移時,立即爬上屋頂、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救援。
四、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則易爆發山洪。但山洪爆發時千萬不可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此外,還應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等傷害。
五、駕車時遭遇洪水,要非常小心駕駛,若出現熄火現象,應立即棄車。
關注南方災情!
災區的朋友們,注意安全!
沒在災區的小伙伴也要注意防范!
向奮戰在抗洪一線的人們致敬!
希望災情早日退去,眾人平安!
編輯:胡小雨
(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綜合整理原創首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