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證實發布聲明稱,酒精是明確的致癌因素,一時引發大家普遍關注。現在,美國癌癥協會(ACS)再次擴大范圍:盤點分析了26種癌癥類型、17種癌癥風險因素,包括飲食、吸煙、喝酒、運動、超重……其中,吸煙被認為是“最危險分子”!

吸煙的危害
吸煙的害處很多,它不但吞噬吸咽者的健康和生命,還會污染空氣,危害他人。
一 、 肺部疾病:香煙燃燒時釋放38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惡英和刺激性煙霧等。焦油對口腔、喉部、氣管、肺部均有損害。煙草煙霧中的焦油沉積在肺部絨毛上,破壞了絨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氣管發生慢性病變,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肺癌便會產生。據統計吸咽的人60歲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為74%,而不吸煙的人60歲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僅為4%,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二 、心血管疾病:香煙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減少,造成相關的高血壓等疾病。吸煙使冠狀動脈血管收縮,使供備量減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煙可腎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臟負荷加重,影響血液循環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綜合癥,呼吸功能下降、中風等共20多種疾病。
三、吸煙致癌:研究發現,吸煙是產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每吸一口煙至少會產生10萬個自由基,從而導致癌癥和許多慢性病。為什么吸煙的人容易感冒,是因為人體的淋巴細胞活性降低,導致癌癥。鑒于吸煙致煙致癌的三大因素,戒煙要越早越好。 四、 吸煙還會導致骨質疏松,更年期提早來臨。吸煙可使男性喪失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孕婦吸煙可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流產機率增高。吸煙使牙齒變黃容易口臭。吸煙害人害已,被動吸煙的人受到危害是吸煙人的五倍。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不讓自已成為煙的奴隸,應盡早戒煙。
五、 吸煙對智力的危害。吸煙可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響。有人認為,吸煙可以提神,消除疲勞、觸發靈感,這都是毫無科學道理的。實驗證明,吸煙嚴重影響人的智力,記憶力,從而降低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大數據”分析,死亡并非不可避免
這次是美國癌癥協會的Farhad Islami教授帶領團隊從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國家癌癥研究所(NCI)采集相關癌癥病例和死亡數據,并對信息進行大規模的薈萃分析。研究團隊共分析了26種癌癥類型、17種風險因素,涉及1,570,975例癌癥患者(其中587,521位患者因病去世)。
值得注意的是,這17種因素被認為是“可調整”的(即可以采取積極措施改變),包括飲酒、吸煙(一手、二手)、超重、纖維攝取量低、食用加工紅肉、水果和蔬菜食用量低、紫外線輻射、鈣含量低、缺乏體育鍛煉以及6種癌癥相關感染。

最危險因素:吸煙、超重、喝酒
結果顯示:通過改變上述風險因素,42%的癌癥、超45%的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而且,數據顯示最危險的3個風險因素分別是吸煙、超重和飲酒——19%的癌癥病例、約29%的死亡病例與吸煙有關;7.8%的癌癥病例和6.5%的死亡病例源于體重超標;5.6%的癌癥病例和4%的死亡病例歸結于酒精。
此外,4.7%的癌癥和1.5%的死亡是因為紫外線輻射;2.9%的癌癥和2.2%的死亡與缺乏運動有關。
一些常見的癌癥很大一部分歸因于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例如85.8%的肺癌、超70%的肝癌、近55%的結直腸癌、約29%的乳腺癌都與可變因素有關,其中81.7%的肺癌可歸結于吸煙。
具體而言,96%的黑色素瘤源于紫外線輻射,超60%的子宮癌與超重有關,50%的食道癌、47%的膀胱癌與吸煙有關。超10%的結直腸癌與低纖維飲食有關。
預防是關鍵
這些數據強調了通過改變風險因素的預防措施在降低癌癥發生率和死亡率上的巨大潛力。
研究團隊提醒大家,每個人都可以控制的4個關鍵因素分別是體重、飲酒、飲食和運動。這4個因素與14%的女性癌癥風險、22%的男性癌癥風險有關。
本文由科貓平臺編創,內容整理自生物探索、春雨醫生,圖片來源于網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