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新聞電視臺(Press TV)11月9日報道了該消息。據悉,阿拉伯數字新聞與評論網站Rai al-Youm周三報道稱,薩勒曼國王將在“未來兩天內”宣布(退位)的消息,當天早些時候,有著沙特王室背景的阿拉伯衛星電視臺也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布了這一消息,但在數小時后刪除。(源自澎湃新聞)
早在今年6月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繼承為新王儲之后,一直有傳聞由于身體原因現年81歲的薩勒曼國王有意禪讓。直至11月8日一條“薩勒曼國王將在未來兩日內宣布退位”的消息將這一事件引向高潮,一度占據各大頭條。然而兩日期限早已過去,禪位事件未見下一步動作和報道,可見這次又只是一次“假消息”。但如此頻發的禪位傳聞僅僅是公眾、媒體的杜撰嗎?需知“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這一連串的傳聞可能就是沙特王室為了禪讓和權利順利交接所做的一系列鋪墊和試水。
要分析這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要了解這件事情的內因和外因。無外乎沙特內部政權和人事關系體系,及中東局勢。
沙特國王禪位內因:
我們先看一下現在的沙特內部關系構成:

可以看到沙特典型的王位繼承關系“兄終弟及”:
伊本.沙特 → 沙特 → 費薩爾 → 哈立德 → 法赫德 → 阿卜杜拉 → 薩勒曼
日漸老去的蘇德里七兄弟
蘇德里七兄弟:法赫德,蘇丹,阿卜杜勒,圖爾基,納伊夫,薩勒曼,艾哈邁德

這七個兄弟當中法赫德和薩勒曼都是國王,而且現任沙特國王就是薩勒曼,而蘇丹,納伊夫都是曾經的王儲,可見這一支系的實力雄厚和枝繁葉茂。我們都知道伊本.沙特在世時有22名妻子,45個兒子,幾乎大多妻子都是為了平衡部落間矛盾而娶,自然他的兒子也就代表了各方部落的勢力。
薩拉曼為了延續蘇德里派系的勢力,不得不全力支持自己這邊的人順位繼承,但是他們最小的弟弟艾哈邁德政治前途基本上已經終結(在他2012年離任內政部長時,官方的解釋是”個人意愿“,但是普遍的媒體和公眾解讀認為是:他反對將安全部隊劃分為獨立部隊。

近期的沙特反腐,本.薩勒曼才從阿卜杜拉派系手中鞏固了三只安全部隊的控制權),所以可以認為薩勒曼是蘇德里派系這一代里最小的順位繼承人,而薩勒曼國王現年已經81歲,據傳聞還受著阿爾茲海默癥的困擾。
現在再來看,2015年4月薩勒曼廢除穆克林任命納伊夫為王儲就變得順理成章,納伊夫是誰呢?正是納伊夫.本.阿卜杜勒也就是薩勒曼的親哥哥的兒子。

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到穆克林的母親本身是也門裔,而沙特正在打擊也門的胡賽武裝組織,由于出身問題導致穆克林在這一問題上態度曖昧也極有可能是讓他失寵的又一原因。
所以蘇德里派系的老齡化迫使薩勒曼不得不快速的完成王朝的政權更迭。
2.鷹牌當權恐難平衡世界局勢
上面說了蘇德里派系的問題,那納伊夫也是蘇德里派系的嫡系,為什么還要廢除納伊夫而改換本.薩勒曼呢?

納伊夫的生平:他年輕時在美國劉易斯.克拉克學院受教育,長期在沙特情報部門和內政部門工作,負責國家反恐機構和相關行動,并且對伊朗立場強硬,實屬典型‘鷹派’。
本.薩勒曼的生平:沙特國王大學的法律學士學位,薩勒曼的私人顧問,國防大臣,鞏固了沙特安全部隊的控制權,發動對也門胡塞武裝的風暴行動,之后擔任副王儲,提出”沙特愿景2030“財政改革計劃。

可以看出納伊夫的主要成就是在情報和強硬的政治傾向方向,同時由于美國留學背景也會造成美國方面的好感。但是從對于本國建設和經濟建樹方面仿佛并沒有什么可以拿得出的成績,鷹派的背景很容易將沙特拉入一系列的軍事紛爭,多次遭到恐怖組織的暗殺顯示出他如果做為國王,本身安保的壓力很大,有很多的變數。
而且沙特和恐怖組織的關系并不是簡單的打擊與被打擊關系。美國的支持在現階段很好,但是未來如何不得而知,沙特當初就有官員曾指出”擔心美國拋棄我們,甚至把我們看成你們的敵人“,所以是否一直依賴于美國的支持是個很微妙的問題。

而反觀本.薩勒曼的履歷就顯得漂亮很多,首先獲得了軍隊的支持,這在政治上是至關重要的”槍桿子里出政權“,其次有實際的軍事打擊經驗,在未來如果戰爭爆發,不會是紙上談兵,而且也經歷了戰爭的殘酷,不會將自己國家無限制的拖入到戰爭的泥潭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將焦點放到了發展本國經濟的著眼點上,從這份財政改革計劃可以看出本.薩勒曼想要大力發展本國經濟往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行進,而不再是單一的依賴于石油生意。
從這些方面來看本.薩勒曼繼任是比較符合沙特國情的,所以趁著本.納伊夫剛剛下臺,政治上還算真空的環境讓本.薩勒曼快速掌握政權,并且利用現有薩勒曼國王的力量鞏固政權,是符合當下局勢的做法。
沙特國王禪位的外因:
我們先來看一下中東的地理位置分布:

沙特處于蘇丹,埃及,土耳其,伊朗,伊拉克,也門等的中間,我們知道伊斯蘭教主要分為什葉派和遜尼派兩派,紛爭不斷,而沙特正好和伊朗、伊拉克接壤,使其直面這樣的沖突。伊拉克原本是什葉派居多的國家,但是由于歷史原因一直到薩達姆時期還是遜尼派掌權,但是隨著薩達姆的倒臺伊拉克局勢一直并不是很明朗,伊朗更是一直以來什葉派的大本營,這時作為堅定的遜尼派國家沙特必然是要直面沖突。
而中東一直以來又是大國博弈之地,從五次中東戰爭我們就能看出這一地區的復雜性和多變性,所以一個穩定、健康、強力的政府是不可避免的,上面我們說過隨著薩勒曼的年齡問題,沙特的政權交迭變得迫在眉睫,而現在再次紛亂的中東環境無疑給這件事的推進澆了一把油。
以黎巴嫩新危機為中心的沙伊對抗
沙特和伊朗的矛盾由來已久,牽扯到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歷史矛盾。這次黎巴嫩總理薩德.哈里里由于不愿意對真主黨采取強硬立場被沙特強迫辭職,并且軟禁在沙特境內。由于這一事件,德國外長加布里爾16號在會見到訪的黎巴嫩外長巴西勒后曾表示”歐洲絕不容忍某些國家粗暴干涉他國事務“,沙特召回駐德大使,是否會導致歐洲對中東態度的更進一步表態。

之后,哈里里應邀到巴黎和馬克龍會晤,是否會改變哈里里之前對伊朗的不利言論,馬克龍是2015年伊朗核協定的熱心支持者。這之后是否會讓黎巴嫩徹底倒向伊朗現在未可知,但是10日美國國務卿的公開表態聲稱美國支持黎巴嫩的獨立自主,并且視哈里里為美國”重要的伙伴“,這一言論讓局勢更加的撲朔迷離,可見美國并不希望中東局勢進一步惡化,黎巴嫩產生大規模內戰,這是和美國盟友沙特截然相反的立場。

之前我們說過納伊夫可以算是親美派,所以可見美國并不是和沙特鐵板一塊,那納伊夫的下臺變得順理成章。而發展本國經濟的本.薩勒曼可能也是看到了這一點,不愿意繼續只有石油這一單一經濟形式被美國等歐美大國在經濟上挾持。所以何不趁著這一風波的契機緊急的讓本.薩勒曼的政權順利交接,并加以鞏固。
2.沙特引入以色列至黎巴嫩問題,使得局勢更加不穩定

消息人士稱薩勒曼會視以色列為打擊真主黨的重要伙伴,甚至不惜向對方投放數十億美元的財政援助。不知道沙特的這一親仇人遠兄弟的做法意欲何為,是否會導致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間隙,畢竟阿拉伯國家再怎么樣也是同一民族之間的內斗,但是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和阿拉伯人的紛爭由來已久,五次中東戰爭可能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無法忘卻的歷史。

那我覺得這個時候進行禪位的意圖很明顯,一可以轉移國內視線,使國內相關勢力將精力放到國內的權利更迭上,而沒有閑暇去估計和以色列之間的問題,二將來如果和以色列有什么問題,這都可以推到老薩勒曼身上,可謂一舉兩得。
3.國際油價持續走低,需要新的刺激維系國家穩定
根據鳳凰財經數據顯示,沙特石油收入占到國家財政收入的70%多,石油和石化產品的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90%左右。可見沙特對石油的依賴性,說沙特是石油單一經濟的國家也不為過。可是隨著新采油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原油價格從2014年開始大幅度跳水,由WTI原油為例,從14年的105美元/桶跌至2016年的33美元。

而沙特政府去年的赤字高達790億美元,不得不開始削減多項國民福利,以減少開支。
這個時候讓主張新的經濟改革的本.薩勒曼上臺,一、可以迅速轉移國內視線,二、造成國際動蕩,促使原油由于供給國的不穩定而漲高(事實上,消息爆出后市場上的表現正如上所論),三、新的經濟政策刺激新一輪的國內經濟以期拉動內需。
說了這么多,沙特國王禪位基本上是必然會進行的,現在只是在等待一個恰當的時間點的出現和不斷的鋪墊試水以使這一事件可以水到渠成的進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