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心理壓力大是如何讓心臟受不了的?

    沈飛集團董事長羅陽51歲壯年突發心臟病去世,令人惋惜。在其之前還有更著名的演藝界人士如侯耀文、高秀敏也是死于心源性猝死。回顧這些人,幾乎都和壓力有關。壓力對人健康的影響,在病理生理學中屬于應激的范疇。應激的概念是:機體自受到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引起應激反應的刺激叫做應激原,應激原多種多樣,心理壓力只是其中的一種。

    應激按照作用時間可以分為急性應激和慢性應激,一般情況下,急性應激反應是保護機體免受傷害的。方舟子遇襲時體會的一系列反應算作急性應激。關于急性應激的詳細過程,方舟子結合自身體會已經寫出了較為詳細的文章,我就不重復了。但與急性應激不同,慢性應激所帶來的反應則大多是有害的。應激狀態下所激活的兩大機體反應系統:藍斑-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系統,在急性應激時可以幫助迅速調動大量能量,使心肺加速運轉。但是時間長了,就會使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血中脂肪酸濃度,血脂增高;使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增高。這三高會導致動脈硬化,血管內皮損傷,具體到心臟血管就是冠心病。

    一顆正常的心臟在收到強烈刺激時一般不會歇菜,因為正常人的心臟功能還有相當的儲備。比如讓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管徑變寬,給心肌輸送更多能量。心肌細胞活動幅度更大,不光是收縮幅度加大,舒張幅度也增大,從而能向全身輸送更多血液。心跳速度加快等等。這三個方面的代償必須協調一致,缺少任何一方面,代償就完全無效,甚至是災難性的。而一顆飽受慢性應激摧殘的心臟,冠狀動脈已經重度狹窄,剛剛夠休息狀態下的血流和氧氣供應,突然受到指令要延長時間增加強度的工作,心臟沒有思考的能力,只知道接受指令,一群盲目的心肌細胞加大加快收縮,就像一群斗志昂揚又無后勤保障的士兵,一次沖鋒之后就全軍覆沒了。

    心肌細胞在缺血之后的20-30分鐘就開始分批的壞死,如果血供沒有恢復,最終全部壞死。如果梗死面積較大,可以產生心力衰竭而死,病人會胸痛、呼吸困難、可粉紅色泡沫痰,直至呼吸心跳停止。如果是缺血壞死面積較大,或者正好波及到心臟各部位間協同工作的信息傳導系統,會突然死亡。

    (答案整理自健康中國人網)


    • 發表于 2013-10-26 00:00
    • 閱讀 ( 164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