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貧困指數旨在根據貧困人口的基本需求來衡量全球的貧困狀況,人類貧困指數匯編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數據,被稱為HPI-1,以及來自人均收入較高的國家的樣本數據,這些數據被歸為HPI-2。在《2009年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2007年的數據包括182個國家的高收入指數排名,阿爾巴尼亞-4-波黑-黑塞哥維那的指數評級-2.8-通常被視為經濟困難的歐洲國家,這兩個國家的排名可能明顯低于阿富汗-59.8-和尼日爾-55.8。然而,一個地區可能缺乏最基本的糧食生產和養老資源,其他地區可能有充足的食物,但在其他資源或機會方面卻很貧乏
一個棚戶區。編制該指數時使用了幾個類別。衡量的一個類別是生存率,或者說在發展中國家40歲之前死亡的可能性,或者在高收入地區60歲之前死亡的可能性。第二類考慮的是識字和知識,也就是說,一個人口中有多少人和誰被排除在受教育機會和學習讀寫能力之外總部設在紐約市的聯合國使用人類發展指數來確定一個國家的生活質量、總體生活質量或標準生活質量是人類貧困指數的第三個考慮因素,在HPI-1和HPI-2國家,生活質量指數是不同的。HPI-1國家的評估標準是缺乏清潔和安全的飲用水,以及體重不足的兒童比例,HPI-2國家是以生活在貧困收入線以下的個人數量來衡量的。第三類國家可以概括為缺乏獲得資源的機會。HPI-2或更發達國家的第四類是長期失業和總體上缺乏參與社會機會的國家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內,這些指數可能會隨著貧窮對全球不同人群的不同影響而改變,這些數據可以通過電子表格進行分類,以便比較地查看特定的地區或關注的問題。人類貧困指數的測量也可能正在進行,因為聯合國正在尋找從各個方面確定貧困的情況。對人類貧困進行量化的嘗試可能會為解決貧困問題帶來更多的能力,無論是通過聯合國還是其他利用這些數據的國際機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