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神學包括世界上大多數基督教團體所共有的許多基本信仰,例如拿撒勒耶穌的主位;他的出生、死亡和復活;以及他終有一天會回來審判這個世界。其他信仰,對浸信會來說更為具體,包括信眾的洗禮,通過信仰的恩典得救,所有信徒的...
浸信會神學包括世界上大多數基督教團體所共有的許多基本信仰,例如拿撒勒耶穌的主位;他的出生、死亡和復活;以及他終有一天會回來審判這個世界。其他信仰,對浸信會來說更為具體,包括信眾的洗禮,通過信仰的恩典得救,所有信徒的祭司身份和教會的自治權。由于浸禮會沒有管理機構或教會等級制度,這些信仰在不同的教會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浸禮會者的名字來自他們最基本的信仰,即信眾的信仰;盡管許多成員聲稱浸信會從圣經時代就已經存在,但也有人聲稱他們是一個新教團體,在15世紀的某個時候從再浸信會或分離主義者中分裂出來。不管怎樣,到1700年,浸信會在歐洲和殖民地美洲都有了傳播。從那時起,浸禮會神學分裂成許多不同的團體,如聯合浸信會、自由意志浸信會、南方浸信會等等。

浸信會成員被鼓勵研讀圣經,看看牧師的課程是否與圣經相符。浸信會的名字來源于他們最基本的信仰之一,稱為信徒的洗禮。教會不給教會成員所生的嬰兒施洗,而是向任何相信并承認耶穌是主的人提供洗禮。此外,洗禮是通過浸禮來完成的,浸信會神學相信基督的復活。浸信會神學的另一個方面是藉著信心藉恩典得救這意味著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需要拯救,但不能做任何事情來拯救自己。相反,上帝通過他的恩典來拯救人們,只要他們對他有信心。浸信會神學還包括一個概念,叫做信徒的祭司身份。圣經被認為是唯一的精神權威,任何人都可以閱讀在沒有牧師、傳道人或牧師幫助的情況下,圣經或祈禱。雖然牧師和執事受到極大尊重,但鼓勵成員研究圣經,看看牧師的教訓是否與圣經相符。由于信徒的祭司身份,浸信會是自治的。沒有教會等級制度來決定如何做事情;相反,大多數浸信會主要由一個選出的執事團體或全教會的投票來管理。這種地方化的決策導致了不同的浸信會的信仰和實踐。然而,許多教堂在南方浸信會和世界浸信會聯盟這樣的團體中,聯合起來進行團契和傳教活動。雖然這些團體沒有任何會眾的權力,但一個團體內的教會往往是相似的。因此,教會通常通過他們的習俗或協會來確定。

在浸信會神學中,圣經被認為是唯一的精神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