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和"識字"一詞的定義,世界識字率差別很大。識字率沒有普遍的定義,但最常見的定義是在一定年齡的讀寫能力,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的說法,這一定義已不足夠它還應指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理解、計算...
根據國家和"識字"一詞的定義,世界識字率差別很大。識字率沒有普遍的定義,但最常見的定義是在一定年齡的讀寫能力,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的說法,這一定義已不足夠它還應指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理解、計算和使用印刷品和書面材料的能力,還包括個人通過發展知識和充分參與社會來實現目標和發揮潛力的能力50%的人口是文盲。世界識字率的報告存在困難,因為統計數據是自我報告的,沒有經過客觀權威機構的核查。截至2011年,在孟加拉國、中國、埃塞俄比亞、印度和埃及等國,全世界有近8億成人文盲。其中,三分之二是婦女。據報告,阿拉伯國家、南亞和西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識字率最低。在這些地區,一半的婦女和三分之一的男子是文盲。

世界識字包括計算機識字。在許多較富裕的地區,包括北美、歐洲,而澳大拉西亞,掃盲統計數據不再收集,因為識字率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且統計數字假定為95%及以上。根據聯合國(UN)的統計,全世界有40億識字人口。這意味著將近五分之一的人缺乏識字技能。在近35個國家,識字率不到5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聯合國鼓勵和保護文化和科學發展的機構。世界掃盲被認為是消除貧困和社會歧視的重要工具。人們發現識字率低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使世界識字的目標促使各國政府與聯合國合作,致力于普及教育和制定發展目標,并宣布十年是一個致力于掃盲和教育以促進持續發展的十年。

識字率不再集中在較富裕的地區,因此,問題沒有被發現。每年的國際掃盲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65年通過的國際掃盲日特別重要。每年9月8日,人們都會集中精力尋找一種方法,讓那些仍然缺乏識字能力的人獲得識字。全球掃盲項目就是其中一個產生影響的舉措,該組織在非洲、印度和加勒比地區都有項目。向這些地區的學校捐贈書籍意味著兒童有更多的機會獲得信息和材料。截至2011年,許多國家都取得了進展,世界識字率在30年內提高了50%。

識字是發展中國家與貧困作斗爭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