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爭議的基督教教義,替代神學支持這樣一個信念:教會現在是亞伯拉罕和馬賽克盟約最初對以色列的承諾的受益者。這些盟約被許多基督徒和猶太人認為是神的起源。一些神學家把大屠殺看作是解釋預言的一種方式以及古...
作為一個有爭議的基督教教義,替代神學支持這樣一個信念:教會現在是亞伯拉罕和馬賽克盟約最初對以色列的承諾的受益者。這些盟約被許多基督徒和猶太人認為是神的起源。一些神學家把大屠殺看作是解釋預言的一種方式以及古代猶太和基督教文獻中記載的事件。大屠殺也為以色列國的建立提供了動力。因此,它也在塑造替代神學的最新發展方面發揮了作用。

根據替代神學,上帝在《托拉》中對猶太人作出的承諾現在一些猶太人仍然相信,對亞伯拉罕后裔所作的應許會在將來發生。相反,許多基督教徒認為猶太人失去了這些應許,因為他們的祖先在許多世紀前就不相信耶穌是神。結果,許多信奉基督教信仰的人也相信這些應許是轉給他們的,并從猶太人那里奪走的。這被稱為替代神學,因為他們相信教會在上帝的計劃中取代了以色列。在基督教出現后的早期幾個世紀,替代神學首先在一些基督徒中流行起來。這些信徒相信上帝認為他們是對古老的以色列民族所作承諾的新的接受者。由于以色列拒絕基督作為一個神圣的人,替代神學家聲稱,對亞伯拉罕后裔許下的許多諾言現在都是無效的。這些神學家說,這是因為古代以色列的領導人拒絕接受耶穌的教義,而這種拒絕導致了上帝拒絕他們作為神所揀選的子民這些承諾,也被稱為盟約,包含在圣經的舊約部分,在猶太人中被稱為托拉。在托拉中有很多承諾,但最有爭議的是以色列對土地的神圣權利的承諾。當大屠殺發生在20世紀中葉,這激發了猶太幸存者獲得家園的熱情。奪回以色列的熱情主要基于兩個想法。許多大屠殺幸存者的第一個目標是防止他們的人民再次遭受大規模毀滅。許多猶太幸存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猶太人民可以統治的國家他們自己,通過開墾祖先的土地。許多定居在以色列的猶太幸存者,以及他們的后代,仍然相信他們聲稱上帝給予亞伯拉罕后代的承諾,包括現在被以色列所擁有的土地。替代神學通常拒絕這種信仰。然而,一些基督教神學家繼續這樣做相信猶太人有建立家園的權利。"應許之地"指的是律法書中所記載的應許,即對亞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所稱之為以色列之地的應許。未來的報償也是應許的,但許多人將這些應許解釋為形而上學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