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時間是指物質或粒子在某一特定區域或系統中停留的時間。在科學上,通常有水停留時間和大氣停留時間。所有這些都與地球的各種循環有關,其中最普遍的是水循環。了解這些停留時間有助于提供解決辦法對于諸如水污染和全...
停留時間是指物質或粒子在某一特定區域或系統中停留的時間。在科學上,通常有水停留時間和大氣停留時間。所有這些都與地球的各種循環有關,其中最普遍的是水循環。了解這些停留時間有助于提供解決辦法對于諸如水污染和全球變暖的問題。不同類型的分子的停留時間不同,在這種特殊的沉積狀態下,顆粒物通常是以干的方式沉積在水分子中的在沒有降水的幫助下脫離大氣層的表面。濕沉降,顧名思義,利用降水把各種各樣的東西從大氣中移走并帶到地球表面,在那里它們可能落在旱地上,或落入湖泊等水體中,河流和海洋。了解停留時間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是觀察一個水分子以及它在某一特定狀態下平均停留的時間。例如,土壤水分的停留時間一般為一到兩個月。另一方面,深層地下水的停留時間可能長達10000年在海洋中,水分子的平均停留時間是3.7萬年,但這取決于許多因素。水面附近的水比海底的水蒸發得快得多。雖然水分子的停留時間可能不是什么大問題,理解這個概念可以幫助科學家解決其他問題,例如,二氧化碳分子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大約是5年在這段時間之后,二氧化碳通常會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特別是海洋。了解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存留時間為科學家提供了一些清除和封存二氧化碳的線索。一旦這項技術得到發展,這項技術就有可能,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響幾乎是立竿見影的。同時了解停留時間可以幫助科學家解開過去的線索。例如,如果科學家知道水在冰原中的停留時間,他們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確定水最后以液態形式存在時的情況,這可以提供關于地球過去的答案,比如大氣條件,甚至在某個時期內有哪些動物活著
-
發表于 2020-09-06 23:59
- 閱讀 ( 3508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