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指令是歐洲議會于2004年通過的一項立法行動,旨在為收購建立一個法律框架。該指令的正式名稱為2004/25/EC,是歐盟通過的旨在使一套普通法適用于歐盟成員國的立法實例,建立法律體系之間的協調,為公司和個人遵守法律規定...
收購指令是歐洲議會于2004年通過的一項立法行動,旨在為收購建立一個法律框架。該指令的正式名稱為2004/25/EC,是歐盟通過的旨在使一套普通法適用于歐盟成員國的立法實例,建立法律體系之間的協調,為公司和個人遵守法律規定明確的標準和界限。與其他指令一樣,它必須由每個歐盟成員國單獨實施,而且成員國可以以各種方式執行指令。
![]()
商人拿著公文包起草接管指令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其中包括歐盟成員國就指令的目的和措辭進行的實質性政治爭論旨在為收購制定一套簡單的法律準則,旨在簡化收購程序,在保護股東和雇員利益的同時,使公司更容易處理收購事宜。個別成員國的法律參差不齊,有時甚至相互矛盾,這使得收購具有挑戰性,這被視為對在歐盟開展業務的限制。根據收購指令,個別成員國它應該為收購建立一個監管框架,包括任命監管機構審查和批準擬議的收購。該指令還要求平等對待股東,規定投標必須在足夠長的時間內進行,以便人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并要求提出進行收購的公司提供對其將如何影響就業的預測。預計每個成員國都將利用收購指令制定本國處理收購的法律收購指令通過后,一些批評人士指責該指令包含保護主義語言,實際上阻礙了收購,另一些人則認為,這項立法在明確性和對參與收購的人的保護方面做得不夠深入。雙方之間的沖突說明了在制定該指令時所采用的妥協談判的結果。許多歐盟成員國在執行時遇到困難這項立法。實施建議的范圍和性質因成員國政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某些情況下,一個國家的金融監管體系需要進行重組和改革,以滿足該指令的要求,這需要進行實質性的談判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