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審計報告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審計報告就是指內審人員在非現場排查、現場檢查、業務調研后撰寫的用以描述事實、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的報告文書。廣義的審計報告 則是指內審人員在審計活動結束后,根據審計規程,基于不同的用途而形成的包括審計報告在內的系列書面審計成果,如審計要情、審計報告、移交處理書、風險提示、審計工作提示等。本文所說的審計報告是指廣義的審計報告。(下一篇預告:《學會“三體”思維,四步寫出一篇傳播學高度的審計報告》)
最直觀的理由是審計工作成果要有載體,但僅僅這樣從審計人員的角度認知審計報告,也注定難以寫好審計報告。
寫審計報告,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3件事:誰是報告的核心讀者?他們想了解什么?他們會怎么讀? 個人理解,在當前國內企業的實際內控環境中,審計報告的最核心讀者是各級領導。審計工作的實質是“審之秋毫,計之公道”,是“審視過去,計謀未來”。工作在“審”,核心為“計”。而“計”必須與核心讀者的意圖和需求連接起來,才能落地有成效。各級領導不理解、不重視、不關心,審計就是成本,反之審計才能成為資本。作為核心讀者的各級領導的需求點、關注點和興趣點又有哪些呢?就審計報告而言,各級領導感興趣的其實就是三件事:未知的情況、和其已知認知存在較大偏差的情況、存在未解疑問的情況。
很多審計報告只是文字,好的審計報告才是文章。套用一句金句,“好看的審計文字千篇一律,有料的審計報告萬里挑一”。
在審計報告“閱讀者”眼中,不好的審計報告無非如下三種情況:
反過來,一份 好的審計報告無疑 是要符合如下標準:邏輯清晰、觀點鮮明、重點突出、建議可行 。對這四點,可以從認知科學、傳播學理論、組織行為學等角度進行專業的理解。
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說過:
寫作之難,在于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體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里。
這個過程非常類似于《三體》中提出的從高維到低維的“降維”思維。
審計報告的撰寫面臨的也是同樣的“降維”問題:審計檢查結束后,形成了大量的工作底稿,構成了網狀發散形態的信息。基于這些信息,提煉形成樹狀的問題框架,最后要用一行行文字表述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信息的維度不斷減少,因此撰寫者和閱讀者掌握信息的維度是不對等的,撰寫者以降維的方式(網狀3維-樹狀2維-線性文字1維)表達,而閱讀者是以升維的方式(線性文字1維-樹狀2維-網狀3維)進行理解。撰寫者在降維過程中,需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邏輯性,邏輯不清晰也就無法表達好。
人類大腦在處理信息的時候有兩個規律:一是不能一次太多,太多信息會讓我們的大腦覺得負荷過大;二是喜歡有規律的信息。“不生產報告,只是信息的搬運工”樣式的報告,往往給閱讀者的感覺是寫的每個字都看得懂,然而組合在一起,卻不知道寫作者想說什么。
在解決問題、撰寫報告以及與人溝通的時候,能夠找到一個結構,將所有的碎片信息放進去,更容易地解決問題,更清晰地說明觀點,就是所謂的“結構化思維”。
報告的邏輯順序展現了提煉組織報告時的分析過程,如果報告的提煉方式是演繹推理,那么邏輯順序就是演繹推理;如果報告按照因果關系組織,那么邏輯順序就是時間順序;如果對某種現有的結構、流程進行評價,那么邏輯順序就是結構順序;如果按類別組織報告,那么邏輯順序就是程序順序(重要性順序)。
寫出條理清晰的報告的關鍵,就是在開始動手寫之前,將主題思想放入結構中,并根據以上規則進行校驗。如果不能符合以上任何規則,就說明思路存在問題,或者問題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提煉,或者是報告的組織方式不能讓閱讀者理解你需要表達的信息。
審計報告就是將審計人員掌握的信息通過,通過恰當的表達形式(文字、圖表)和媒介(書面、口頭),將需要表達的意義傳導給閱讀者。從這個角度看,審計報告是個傳播學問題。
傳播是指兩個相互獨立的系統之間,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徑所進行的、有目的的信息傳遞活動。傳播即觀念或意義(精神內容)的傳遞過程。
從傳播學的角度看,審計報告是各種符號的集合體。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載體。符號具有三個方面的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二是傳達;三是思考。傳播的目的是交流,要交流的是想法、觀點。報告用詞的選擇、是否加黑體,都給閱讀者不同的感覺,這就是符號的表述和理解功能。此外,審計報告既然是個傳播學問題,就需要有共識,及信息交換的雙方必須有共通的意義空間。這個共通的意義空間有兩層含義:一是對傳播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等符號含義的共通的理解,兩個人都說的是普通話,用的是漢字;二是大體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由于社會生活的多樣性,每個社會成員的意義空間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意義的交換或互動只能通過共通的部分來進行。審計報告需要考慮閱讀者的共識空間,交代好問題的背景、范圍,可量化表達,才能容易看到問題的嚴重程度,才能有效傳播,而不要總讓領導猜意思。
傳播學中還有兩個很值得撰寫審計報告時思考的理論:??
“把關人”理論:這個理論認為我們接受到的一切信息,都是經過各種人士的層層過濾和篩選才能和公眾見面的。
“議程設置”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傳播者可以通過提供信息的各種方式,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什么,甚至如何思考這些關注點。??
簡而言之,我們只能看到別人想給我們看的內容,而內容的背后都隱藏著發布者動機。借鑒和運用好“把關人”理論和“議程設置”理論,才能觀點鮮明,有效進行審計價值傳遞。
組織行為學中將沖突定義為:當一方感覺對方對自己關心的事情產生或將要產生不利影響時隨之會產生的一個過程。它描述了從互動變成相互沖突時所進行的各種活動。囊括了在組織中的各種沖突:目標不一致、對事實的解讀存在分歧、對行為預期的不一致。
由于內部審計是組織內部應對消極因素的治理機制之一,其本身的屬性就決定了內部審計工作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發現問題,二是推動問題得到解決。上述兩方面的工作,都與被審計單位相關,都存在潛在的沖突。就發現問題來說,內部審計部門既然發現了問題,就說明被審計單位存在問題,也就是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工作存在缺陷。從某種意義來說,內部審計部門發現問題的績效,也恰恰就是被審計單位存在問題的證據,所以,內部審計有發現問題的激勵,而被審計單位有掩蓋問題的激勵,二者存在沖突,這些沖突會表現為二者對缺陷是否存在的判斷出現差異、對問題的定性存在差異、對問題的嚴重程度判斷出現差異等。
從組織行為學的領導力理論角度看,換位思考是進行沖突管理,做好溝通與合作的有效方法。而心平氣和、換位思考、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無疑可以緩和潛在沖突。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說:“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這句話的意思是“責備別人的過錯不可過于嚴厲,要顧及到對方是否能承受。教誨別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要顧及對方是否能做到”。
如果說審計是為了發現問題,那么管理建議就是為解決問題而出謀劃策,建議方案水平的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管理層對問題的解決速度與決策。撰寫管理建議時最常見也最忌諱的毛病就是針對性不強,分析問題部份與管理建議之間缺乏相關性,造成建議沒有針對性,管理建議泛泛而論,沒有明確的方案與做法,沒有操作性,更不用說有效果了。
[1] 《初識傳播學:在信息社會正確認知自我、他人及世界》[美] 埃姆·格里芬(Em Griffin) 著,展江 譯
[2]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美] 芭芭拉·明托 著,汪洱,高愉 譯
[3] 朱良學. 結構化思維的科學依據和基本原理[J]. 科技創新導報, 2007(30):59-59.
[4] 《組織行為學(第14版) 》羅賓斯,等 著作 孫健敏,等 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轉載自:審計之家公眾號
我們的小程序是一款專注于審計和會計的微信小程序,旨在交流與學習審計和會計知識,你可以通過文章板塊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通過問題板塊提出自己的疑問,我們的小程序還有記筆記的功能,對于審計人和會計人來說絕對是一款很好的學習交流的工具;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審計報告分為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 1.標準審計報告是指不含有說明段、強調事項段、其他事項段或其他任何修飾性用語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包含其他報告責任段,但不含有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也是標準審計報告。 2.非標準審計報告,是指帶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包括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和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
無保留意見(1、標準的,2、帶強調事項段的,3、帶其他事項段的,4、2和3都帶的),保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 你發的這題目,可能主要是看那個匯總數,有沒有超過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第二個沒寫匯總數,默認就沒有超過。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應該和所有報表項目錯報的總數比較,這塊內容你可以看下2016年的注會審計教材31頁的內容,說了哪些錯報需要累計,比如明顯微小錯報不需要累計之類的。
···································^^····································
展開全部 審計報告的大致結構:正文(關于本次審計事項的簡要闡述)、財務報告(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附注、資質證書(審計機構的相關證件及資質)。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019年度年報工作,正在進行中。今年的年報有點不一樣,個體工商戶2019年度年報截止時間延長了:凡于2019年12月31日前領取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2019年度年報截止時間由2020年6月30日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除個體工商戶外,其他企業依然是6月30日前完成年報。
除此之外,2019年度年報還有這些新變化:
多報合一
新增外商投資企業年報
除海關管理企業實施“多報合一”外,外商投資企業(機構)今年開始實行“多報合一”,以上兩種市場主體可從“多報合一”獨立入口進行年報,也可從“市場主體年報”-“企業年報”入口年報。
新增內容
新增公示信息與填報內容
疫苗生產企業、特種設備生產企業和充裝單位的許可證信息隨企業年報一并公示;所有主體新增特種設備信息填報內容。
劃重點
※能早報的盡量早報,不要等到最后才報!以免漏報、忘報~而且早報好處多:
得到商業伙伴的信賴,合作機會增多;
申請信用貸款時盡早通過銀行審核,獲得貸款;
※未按時年報的將被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失信記錄向全社會公開。
列異屆滿3年未履行相關義務的,將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在經營、投融資、取得政府供應土地、進出口、出入境、注冊新公司、招投標、政府采購、獲得榮譽、安全許可、生產經營許可、從業任職資格、資質審核等工作中,依法受到限制或禁入。
企業(農專社)年報操作指南
登陸網址:zj.gsxt.gov.cn/
點擊“企業年報”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
進入相應年報入口
三種登錄方式:企業(農專社)免費申領數字證書或電子營業執照報送年報。原有介質版數字證書的用戶,請直接使用介質版數字證書登錄。數字證書申領咨詢電話:4008884636 。
手機下載“e照通”APP,打開手機e照通掃碼登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