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在無錫,高企認定有一套完備的評分標準,一共四項,四項指標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高企入庫須達到60分(≥60分),高企認定須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1、自主知識產權≤ 30
2、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 20
3、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
4、企業成長性≤ 20
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分)
2、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分)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組織管理的總體情況,結合以下幾項評價,進行綜合打分。
1、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6分)
2、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作;(≤6分)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4分)
4、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4分)
3、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形式包括:
(1)自行投資實施轉化;
(2)向他人轉讓該技術成果;
(3)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
(4)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
(5)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
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
A. 轉化能力強,≥5項 (25-30分)
B. 轉化能力較強,≥4項 (19-24分)
C. 轉化能力一般,≥3項 (13-18分)
D. 轉化能力較弱,≥2項 (7-12分)
E. 轉化能力弱,≥1項 (1-6分)
F. 轉化能力無, 0項 (0分)
4、企業成長性指標(20分)
由財務專家選取企業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等指標對企業成長性進行評價。企業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
以上兩個指標分別對照下表評價檔次(ABCDEF)得出分值,兩項得分相加計算出企業成長性指標綜合得分。
以上就是無錫高企認定的一套完備的評分系統,企業必須滿足以上這些條件或評分標準才可以申請高新企業認定。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審計報告可以根據企業需求,要求事務所什么時間段內出具。匯算清繳報告截止期通常為5月底,或者6月初。
···································^^····································
公司新成立的時候出驗資報告,審計報告就要看你要報告的使用目的是什么才出審計報告,現在一般工商年檢現在不要年檢報告了,(個人獨資的企業每年才要出具年檢報告)
···································^^····································
你好,一般來說,公司審計的費用有以下標準。 1.2萬元以內的按基準價執行,不得下浮收。 1.2—3萬元的可以按基準價下浮15%,下浮后低于1.2萬元的按1.2萬元收。 3—5萬元的可以按基準價下浮20%,下浮后低于2.55萬元的按2.55萬元收。 5—8萬元的可以按基準價下浮30%,下浮后低于4萬元的按4萬元收。 8—12萬元的可以按基準價下浮40%,下浮后低于5.6萬元的按5.6萬元收。 12萬元以上的在不低于7.2萬元的前提下,自行協商確定。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5月10日下午,哈爾濱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意見反饋會議在教學主樓5樓報告廳舉行。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組組長、沈陽化工大學校長李志義等12位專家組成員;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剛;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蔣鯤、省教育評估院院長景麗英;校黨委書記張洪濤、校長李大勇等校領導班子成員,校級督學、副處級以上干部、博士生導師、省級(校級)學科帶頭人、省級(校級)教學名師、各系黨支部書記、各教學單位系正(副)主任、教學秘書、部分學生代表等450余人出席會議,榮成校區通過網絡視頻全程同步參加會議。會議由省教育廳副督學門海主持。
學校召開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意見反饋會議
與會領導及專家
教育廳副督學門海主持會議
根據教育部要求,本次評估圍繞“人才培養效果與培養目標的達成度、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適應度、教師和教學資源對學校人才培養的保障度、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進行審核,涵蓋了人才培養過程的各個環節,重點關注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輸入輸出過程。專家組通過聽課看課、查閱文卷、基層走訪、深度訪談等多種方式,對學校本科教學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考查。專家組于進校前20個工作日,開展了審讀學校自評報告、基本狀態數據分析報告、質量年報、案頭材料,撰寫審讀意見等先期工作,結合駐校期間的全面考查,在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形成了總結、意見和建議。
審核評估專家組組長李志義代表全體專家向學校反饋審核評估總體情況
組長李志義代表全體專家向學校反饋了審核評估總體情況。專家組于5月6日至10日駐校考查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整體運行情況,專家組遵照“全面考察、獨立判斷”的要求,共召開了16次教師座談會和8次學生座談會;深度訪談了9位校領導,共28人次;走訪了14個職能部門,訪談103人次;走訪了26個教學單位,與學院領導、教師及學院教學管理人員交流訪談287人,訪談學生114人;走訪校外實習基地及用人單位2個,訪談校友及用人單位管理人員26人;聽課47門次,抽查了涉及59個班級的66門課程共2298份試卷,調閱了22個專業的648份畢業設計(論文)以及4個專業4個班級的114份實習報告,向相關職能部門調閱有關材料79份。此外,專家組還集中考查了學校重點實驗室、工程訓練中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大學科技園、學生宿舍和食堂等主要的教學基礎設施和其他研究機構;召開了1次預備會、3次交流布置會,交流考查感受,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形成了集體意見。
李志義組長代表審核評估專家組反饋了審核意見:一是哈爾濱理工大學是黑龍江省“十一五”“十二五”時期重點建設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國家首批“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省“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創建至今,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國家機電裝備制造業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干人才。歷經近70 年的發展建設,學校已成為以工為主、理工結合、以機電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二是學校搶抓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快改革、加快建設、加快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克服了經費不足的巨大困難,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服務龍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綜合實力、社會聲譽和影響力均得到明顯提升,學校定位科學準確、優勢特色明顯,發展態勢良好。三是學校領導高瞻遠矚,切實認識到本科教學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所起到的基礎性作用。學校上下具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和積極尋求破解各種發展中難題的迫切愿望,各二級教學單位的自評工作扎實認真,深刻剖析本科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改目標和整改措施,以評促建、以評促管、以評促改成效顯著。在專家組進校考查期間,全校師生員工充分展示了人心思進、干勁十足,愛崗敬業、和諧生動的精神風貌,充分展示了求大發展、求大突破、求大跨越、求大成就的迫切愿望和堅定信心,這是哈爾濱理工大學戰勝發展中所面臨的一切困難與挑戰、實現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目標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動力源泉。
李志義組長代表審核評估專家組充滿激情地評價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哈爾濱理工大學始終秉承老校長王大珩先生“育人為本,追求卓越;崇尚實踐、亦能亦德”的辦學思想和育人理念,鑄就了“知行統一,博厚悠遠”的校訓,發揚了“自強不息、求是創新”的理工精神,形成了“誠實為人、踏實做事,崇尚學術、崇敬學者”的理工文化,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正是這筆精神財富,賦予學校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品格,激勵著學校攻堅克難、開拓進取、根植龍江大地創新發展,辦學層次、水平、實力不斷邁上新的臺階;正是這筆精神財富,引領著學校矢志不渝、育人為本,為共和國培養了大批機電裝備制造業和儀器儀表等行業的專門技術人才,逐步形成了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和龍江地方經濟結構相適應的學科專業及人才培養體系,具備了服務現代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特色與優勢;正是這筆精神財富,激勵著學校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潛心學術,感染著學生勵志成才、報效祖國,學校人才培養廣獲社會贊譽,被企業譽為“現代工程師的搖籃”和“電線電纜行業的黃埔軍校”。
專家組成員反饋審核評估情況
專家組成員反饋審核評估情況
李志義組長代表審核評估專家組就學校的辦學定位及目標、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了存在的問題或需要進一步改進之處,并提出了整改意見和建議。會上,專家組每位成員突出問題導向,本著幫助學校發現問題、實現發展的目的,逐一進行了個人意見反饋,并祝愿學校不斷推進改革發展,放眼未來,在朝向國內“雙一流”大學奮斗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早日實現“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
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剛講話
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剛代表省委高校工委講話。他高度肯定了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政治意義,高度評價了專家組歷時近一周,加班加點、夜以繼日的工作,代表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廳對各位專家表達了最誠摯的感謝,并對學校提出了4點希望: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思想站位,走進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擔當新使命,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四個服務”的重要思想,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聚焦人才培養這一中心,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二是要認真梳理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舉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分解任務,深化整改,以改革成效回報專家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三是要以審核評估整改為契機,以“雙一流”建設為牽引,著力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提升辦學質量和服務能力,為建設教育強國和科教強省,做出理工人應有的貢獻。四是要弘揚理工大學“自強不息、求是創新”的理工精神,進一步樹立陽光向上、團結和諧、攻堅克難、拼搏進取、奮發有為的良好風貌,牢記張慶偉書記、陸昊省長、賈玉梅副省長等領導來校考察期間提出的期望、建議和囑托,整合激活學校資源,進一步創新發展,找到新規律撐起來,創新發展道路強起來,不斷開創理工發展新局面。最后,趙國剛廳長表示,省教育廳將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理工大學更好更快發展,按照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在學校發展建設上加強協調、指導,提供有力的服務保障。他殷切希望各位專家繼續關心哈爾濱理工大學,關心龍江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與我省高校開展廣泛的合作交流,共同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貢獻力量。
校長李大勇代表學校作表態發言
校長李大勇代表學校作表態發言。他首先代表學校對專家組嚴謹高效的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對省教育廳一直以來的關愛與支持表示感謝,對專家組從不同角度肯定學校取得的成績表示欣慰,對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表示誠懇接受。李大勇校長指出,專家組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是彌足珍貴的財富,既是學校解決本科教育教學問題的關鍵點,也是學校提升辦學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著力點,對落實立德樹人和人才培養根本任務,推動學校整體建設和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參考價值。李大勇校長表示將圍繞各位專家提出的問題,按照專家組的建議要求,制定行動計劃,從三個方面切入開展工作:一是繼續鞏固本科教學中心地位持續提升的良好態勢,正視資金短缺,進一步提高站位,從根本上解決本科教學中心地位的思想認識問題。二是制定以“問題導向”為原則、與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雙一流”建設相結合的整改方案,聚焦補齊短板,建立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的整改臺賬,拿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力爭早期見效。三是繼續把審核評估“一堅持、兩突出、三強化”的指導思想作為學校評建工作的目標追求,努力構建基于64個要點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實現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最后,李大勇校長代表學校鄭重表態:近70 年辦學歷史的哈爾濱理工大學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同時誕生,與美麗新龍江建設同頻共振,必須有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歷史擔當。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老校長王大珩先生“育人為本,追求卓越;崇尚實踐,亦能亦德”的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為指導,在各位專家的真誠幫助下、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中、全校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后,提交一份令專家滿意的整改答卷,以奮力創建一流本科教育強力支撐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審核評估是在我國高等教育新形勢下提出的新型評估模式,是繼上一輪水平評估之后的又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全國性評估,這既是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提升高校辦學治校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對高校辦學水平的全面“體檢”和綜合研判,對促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極具深遠意義。審核評估的核心是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效果的實現狀況進行評價。審核評估主要依據參評學校自身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來評價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效果的實現情況。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組于5月6日至10日進駐學校開展考查。本次反饋會后,評估專家還將參照學校自評報告、數據分析報告以及其他支撐材料,結合現場考查的實際情況,撰寫審核評估的個人書面報告。專家組將綜合各位專家的個人書面意見,整合形成專家組的審核評估總報告,學校將在此基礎上開展整改落實工作。對于審核評估的結果,教育部將在適當范圍公開,作為“十三五”期間國家“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參考,并與高校的招生計劃、經費劃撥、項目審核、獎項評審等高度關聯,結果直接影響國家和地方政府對高校的政策制定、資源配置和項目審批。
會議現場
文字:閆明明
攝影:劉 暢
編輯:楊令臻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