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發燒原來打的是一場化學戰

    知識點:人體攝入的食物,無論是脂肪和糖類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線粒體氧化丙酮酸、乙酰輔酶時,ADP都會磷酸化生成ATP。如果反應過程遭到破壞,生物氧化的能量就直接轉化成熱量,人體就會生成大量的熱,表現為發燒。

    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要經歷幾次發燒,每次發燒,爸媽就會念叨:身體里肯定又有炎癥了。于是乎,退熱貼、酒精棉球、濕噠噠的毛巾、退燒藥啥的,生活都夠辛苦的了,干嘛身體也來搗亂?吼吼,你有所不知,身體這會兒也很辛苦呢,人家正在累死累活地打一場化學戰呢。

    發燒是怎么回事兒?它是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或是人體受到外來的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所引發的。運動會產生熱量,但人不運動,體溫也能保持正常。人體攝入的食物,無論是脂肪和糖類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線粒體氧化丙酮酸、乙酰輔酶時,ADP都會磷酸化生成ATP。ATP,即腺苷三磷酸,是生物體內的能量通貨,可用于細胞內各種化學反應過程。但ATP不是熱量。

    氧化磷酸化是氧化及磷酸化的偶聯反應。磷酸化所需能量由氧化作用供給,氧化作用所形成的能量通過磷酸化作用儲存。如果二者之間的偶聯被破壞,細胞內糖類、脂肪氧化時,不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生物氧化的能量就直接轉化成熱量,而從宏觀上人體就會生成大量的熱量,表現為發燒。所有破壞生物氧化與磷酸化相偶聯的作用,即抑制氧化磷酸化的作用都可以叫作解偶聯作用。解偶聯劑是指引起解偶聯作用的物質。常見的解偶聯劑有2,4-二硝基苯酚,雙香豆素等。解偶聯劑并不抑制線粒體內生物氧化的電子傳遞過程,只抑制由ADP形成ATP的磷酸化過程。感冒發燒時,可能由于某些細菌或病毒產生某種解偶聯劑,影響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正常進行,導致較多能量轉變為熱能。

    據研究,人和動物體內存在白色脂肪組織和棕色脂肪組織。棕色脂肪組織內脂肪氧化利用時,不磷酸化產生ATP,而是直接產生熱量。動物中的棕熊從不怕冷,也是由于棕色脂肪組織多的緣故。

    發燒時,我們一般都會吃解熱鎮痛類的藥,它們的解熱機制是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環加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從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這些解熱鎮痛藥僅使高熱體溫降至正常,對正常體溫無影響。這些解熱鎮痛藥僅影響散熱過程,不影響產熱過程。


    作者:殷學波

    審核:李繼良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學原理一點通官方網站

    微信公眾平臺(ID:kxylydt)

    • 發表于 2016-02-26 00:00
    • 閱讀 ( 63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