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大多數人睡前都有“上廁所強迫癥”。所謂的上廁所強迫癥,就是在睡覺前必須要上個廁所。如果是去過廁所后又回到床上繼續玩手機,那一會睡覺前還得再去一趟,否則就會陷入要不要去廁所的糾結中。你是不是也覺得躺著中槍了呢?

睡前上不上廁所?這是個問題
關于“上廁所強迫癥”,許多網友表示,自己就經常會在睡前糾結要不要去廁所。
“其實睡覺之前肯定已經去過一趟廁所了,只是睡著前不去有點不安心。特別是在冬天,就會不想去廁所,寧可憋著。 ”一位網友如此說,自己小時候就養成了睡前上廁所的習慣,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字。特別是冬天,不想出被窩,就會在床上天人交戰一番,但最后自己還是輸給了身體,披上衣服迅速跑到廁所去了。“要不然根本睡不著啊。 ”
另外一位網友則認為,這都算不上強迫癥,只能說是拖延癥的一種體現。“說到底就是拖延啊,在床上了就不想起來了。 ”他說自己在大學寢室的時候,晚上特別不想去上廁所。“因為我們是六人一間房間,廁所是公用的,還在走廊的盡頭,特別遠。 ”
有時候晚上睡前尿意來了,他不想去,就默默告訴自己“快睡快睡,睡了就好了”。不過悲催的是,這種反復的心理暗示只會讓他更在意了。最后的結果,他還是得哆哆嗦嗦地穿過長長的走廊去廁所。
其實這算不上強迫癥,只是小問題
看著這一大批同類,有沒有覺得挺親切啊?不少網友驚呼“原來睡前必須廁所黨不是我一個人! ”也有網友表示“一直以為是病呢,原來又一項強迫癥啊! ”
那么睡前必須上廁所是強迫癥嗎?是病嗎?有專家稱,睡前上廁所,這只是一個比較個人化的習慣。不過專家的建議最好還是去。如果膀胱在清晨憋尿,這種刺激會影響睡眠,促進覺醒,或者會影響夢境。有的人如果因此半夜起床上廁所,會影響后續的睡眠。
其實像這種糾結最多只能算是心理沖突,不是強迫癥。有這種心理沖突的人要加強與外界和他人的溝通,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世界和觀念中,要有意識地強迫自己不要懷疑自己。

除了睡前上廁所強迫癥,這些小毛病你有么?
還有一些“小毛病”也常常讓人意識到“原來我不是一個人”。
比如越冷越想喝冰水,還有煩躁的時候也會猛灌冷水。睡前必須找點事做,即使是冬天很冷的時候,抑或是很累的狀態下,都不會一上床就睡覺,總要進行一個“前奏”。遇到吸管就咬,一邊喝一邊咬,當水喝完之后,吸管基本已經被從上咬到下了,全都是牙印。
面對這些強迫行為,有心理醫生提供了幾種自我減輕癥狀的方法,大家不妨試一試。
第一:心理暗示。比如懷疑車門沒鎖好,在第一次鎖好車門后,站在車子旁,心里反復告誡自己:“我已經鎖好車門了,現在轉身離開,沒事!”如此這樣反復念叨幾遍,并堅持這樣做下去。
第二:紙條提醒。在辦公桌醒目位置貼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已經做得很棒了!很好了!”提醒自己不要事事太過追求完美。
第三:自我統計。做一個統計表格,查看自己一天下來,在哪些方面有重復強迫行為,記錄重復的次數。同時,給自己設立目標,要求自己逐漸減少強迫次數。
本文出自“就醫160”,網絡資訊綜合整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