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出生順序真能決定子女智商高低嗎?

    卡戴珊姐妹:要真進行一個智商測試的話,考特尼應該是最聰明的。(圖片來源:Reuters)

    人們都說長子長女更具責任心,排行居中的子女們會討人喜歡,而幼子和幼女則好出風頭。但科學家們至今尚未發現任何確鑿證據來證明出生順序和性格特征之間的關系。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一項新研究。此項研究匯集了兩萬余名調查對象的數據,并宣布了其研究結果:出生順序與智商之間確實存在關聯——長子長女的智商要稍稍高于其弟弟妹妹的智商,但這種智商差異僅是些微而已。不但如此,該研究同樣指出:我們與兄弟姐妹的關系會同樣影響我們今后的人生,且其作用要比這小小的智商差異巨大得多。

    手足間的科學

    大多數的美國孩子都有兄弟姐妹,每家的也有自己明確的子女長幼排行(除了雙胞胎,因為雙胞胎的降生時間差實在過于微小,不過雙胞胎還是會為了誰大誰小而爭論不休)。首胎通常會“獨享”一段時間的“父母專寵”,但他們也同樣是新手父母的“實驗對象”,因為這些父母尚不了解照顧孩子的技巧。當其弟弟妹妹降生時,父母便不得不“雨露均沾”了,從而宣告了首胎“專寵”的結束。

    出生順序究竟重不重要?科學家也為問題的答案著迷了數個世紀。Francis Galton發現:在19世紀的英國科學家中,首胎的人數要多得多。哲學家與精神分析學家Alfred Adler相信:手足間談斤論兩會令我們倍感卑劣。他假設(但從未被證實):獲得最多的關注的往往是首胎,但在照顧自己弟弟妹妹這方面,他們也承受著最重的負擔。作為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的孩子,Adler稱這也使得首胎表現得更加神經質。相較而言,父母總是過于溺愛家中的幼子,從而導致他們缺乏社會移情能力。而排行居中的子女既不會承受太多負擔,也不會受到過度寵愛,因此,他們能很好地適應社會。

    進化論者Frank Sulloway相信:出生順序反映了兄弟姐妹間年齡、體型和能力上的懸殊差異。因此,他強調,減少手足間競爭并促進彼此合作的最佳方式是找到各自擅長的領域,從而鞏固良性的血緣關系——正如達爾文地雀(Darwin′s finches)一樣(譯注:達爾文地雀,加拉帕戈斯群島上4屬,14種雀科鳴禽的統稱。因最初于1835年9、10月間達爾文環球航行到此時首先發現,故名。根據現有材料推測,祖種地棲、以種子為食,來自南美大陸,通過地理隔離,逐漸分化發展成4屬,14種。4屬代表3個支系。)。因此,兄弟們在家族中所扮演的角色會影響其性格特征。舉例來說,長子可能會占支配地位,不易妥協,而弟弟妹妹們可能會更加外向、善于社交,來補償其喪失的地位優勢,從而在家族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聽我的,下來走更安全。(圖片來源:ISchmidt/Shutterstock)

    想要研究出生順序所帶來的影響,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在不同家庭中,兄弟姐妹間的年齡、性別和數量也不盡相同。之前的同期群研究通常只是研究某一特定時間出生的對象,而且基本都是每個家庭只研究一個孩子。這意味著有關“出生順序效應”的研究之前一直是不同家庭相互對比分析,而不是在同一家庭中進行的。

    此項新研究開展于美國、英國和德國三個國家,所使用的數據從三組縱向或定組研究中收集而來,使得用不同研究方法來復制家庭間與家庭中的比較分析成為可能。研究采用標準化綜合能力測試或語言能力測試作為評估智力的方式。其中兩組研究在對象處于兒童期時進行,一組在成人時期進行。在性格評估方面,全部研究均在研究對象成人后進行(兄弟姐妹一般已分居),測量手段是多版本的“大五類”人格特征衡量標準:外向性、神經質、宜人性、嚴謹性與開放性。

    且不管研究者們如何解釋,首胎的平均智商確實要比二胎高1.5點,而二胎的平均智商也要比三胎高1.5點,以此類推。事實上,在出生順序中排行較高的子女同樣認為他們的智商相較于其弟弟妹妹來講更高,比如他們能“更快地理解東西。”

    這小小的優勢可能是因為父母們有更多的時間來培養首胎(或前幾胎)的早期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社會等級假說),也有可能由于前幾胎可能通過擔任他們弟弟妹妹的“老師”,進而加快了其智力的發展。不但如此,年長的子女在出生時,其母親的年齡也相對年輕。每次妊娠期來臨,母源抗體水平也趨于增加,而這可能會對胎兒的大腦發育產生影響(妊娠假說)。迄今為止的證據與社會等級假說的觀點更趨近。

    盡管研究的結果確鑿,在數據測量方面也極具意義,但兄弟姐妹間的智商差距卻只是些微而已。這意味著六成的哥哥姐姐擁有比其弟弟妹妹們更高的智商。相對應的,這也意味著四成的弟弟妹妹們有著比其哥哥姐姐更高的智商。

    與Adler和Sulloway的預測相反,研究并未發現子女個性特征間的差異——也就是說目前仍鮮有證據支持“出生順序導致子女的性格特征與其兄弟姐妹不同”這一觀點。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出生順序可能與個性特征的形成并無關系,我們與兄弟姐妹相處的方式可能才是影響我們的性格的原因。在人的一生中,兄弟姐妹所擔任的角色十分重要,他們陪伴我們,教育我們,照顧我們。也就是說,兄弟姐妹會極大地影響彼此的發展與轉變。

    積極的手足關系與互動會幫助認知能力的發展,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并會在逆境(比如家庭矛盾和友情低谷)中給予彼此保護。

    該隱殺亞伯,1618-1620。(圖片來源:wikimedia)

    然而,手足間的關系并不總是和諧一致,相互扶持的。曾有無數文獻記載了兄弟姐妹間嚴重的嫉妒與對抗,這種記錄甚至可以追溯至上古時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舊約故事中的該隱與亞伯。多至40%的兄弟姐妹每周都會產生慣常性的欺凌行為,其中既包括肉體上也包括精神上的欺凌。

    最令人驚訝的是,兄弟姐妹間的人身攻擊以及言語虐待對于他們個性及心理健康的影響卻一直被嚴重忽略。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這種現象過于常見。但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受到兄弟姐妹的欺凌而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要比遭受其他欺凌高出一倍。成人的抑郁、焦慮問題或都與此有關。有些人更是被自己的兄弟姐妹殘忍虐待,以至于他們希望自己從未出生。

    毫無疑問,以上現象證實了“手足關系的質量而非出生順序才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這一觀點。尤其需要想到的是,減少手足間的矛盾與欺凌或會極大影響公眾的整體精神健康水平,而手足關系應當如“家長-子女”的關系一樣,成為在調查研究和精神健康領域中需仔細斟酌的因素。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 發表于 2016-08-01 00:00
    • 閱讀 ( 81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